第三十三章大勢所趨(2 / 2)

趙德有此一問不奇怪,磚瓦製造很簡陋,無需太多的投入。至於司馬孔明說的那些新材料,趙德沒有見過,無從知曉。

司馬孔明也是在忽悠,他所說的新材料,不過是水泥石灰之類的。

“因為是新材料,以前沒有,那就需要不斷地摸索、實驗,不會一蹴而就,要想研製出來,不知道要經曆多少次失敗,投入的資本當然不會少。”

這個解釋說得過去,趙德清楚其中的風險,若失敗了,投進去的錢就要打水漂。

趙德對新材料不了解,轉移話題說:“聽說大人收購了若幹土地,此事當真?”

“確有其事,你也看到了,天時不好,饑民越來越多,將來吃飯都是問題。今年大災,如果明年在受災,這樣下去將會死多少人?本縣不僅考慮到今年吃飯的問題,還要考慮今後百姓吃飯的問題,隻能多收購土地。黍是不能種了,要種抗旱的品種,現在還不知道收成能有多少。”

司馬孔明的話裏麵透露出一個重大信息,司馬孔明種的糧食能抗旱,趙德的心有點癢癢。

明年如果大旱,黍是不能種了,趙家的土地就必須荒著,有心想提出要新品種的種子,話開不了口啊。

司馬孔明看出了趙德的心思,笑道:“趙老爺子如果想種新品種,明年給你便是,嗬嗬。”

趙德內心狂喜,嘴上卻說:“這可使不得,大人這種新品種珍貴的很,哪裏隨便給別人。”

司馬孔明擺擺手,說:“無妨,趙老爺子也是賢達人士,本縣心裏有數。不過,今後糧食恐怕不值錢,種地沒有多大收入。”

“大人這話怎講?”

種地怎麼可能不掙錢,司馬孔明這話有點沒頭沒腦,趙德聽得有些迷糊。

司馬孔明笑了,笑得有點奸猾。

“嗬嗬,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本縣為百姓提供口糧,誰還去買糧食呀?”

咦,可不是嘛,竟然忘了這一茬。

趙德有點牙疼,自己手裏還有數百近千畝土地,打出來的糧食自己能吃多少?

種地打糧食,無非就是往外賣。

問題是不其縣這種情況,糧食賣給誰?

趙德有些尷尬:“老朽真忽略了這事,手裏還有近千畝地,種了糧食隻能自己吃了,嗬嗬。”

司馬孔明的目的還是土地,機會差不多了:“趙老爺子不必發愁,畢竟需要養很多人,本縣一直在收購土地,若覺著種地不劃算可以出售給本縣。有錢可以投資建廠,本縣自不會虧待趙家,如果不放心,那就等材料廠生產出產品,老爺子再做決定。”

趙德內心感激,縣太爺做事如此光明磊落,讓人有點難以置信。

“大人,你搞得那些新產品能掙錢?”

趙德的疑問,反倒引起司馬孔明哈哈大笑。

“嗬嗬,不掙錢才怪,本縣會幹賠本的買賣嘛?”

“說的也是,哈哈哈......”

如果您覺得《三國司馬孔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