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第九旅團的長野枯一郎的十一聯隊,三個小時不到,就傷亡了一個大隊,而且陣亡的占了絕大多數。
就這樣,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竟然還沒有一點進展。
寺內壽一和板垣征四郎都沒有訓斥長野枯一郎,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沒這個心思了。
本以為長城是支那軍隊最堅硬的外殼,隻要把這個外殼敲碎,其他的都不足掛齒。
對於支那人大挖壕溝,他們也都極為重視,但這種重視隻是在戰術層麵上,在戰略上,他們並沒有太放在眼裏。
可現在,他們才發現,事情跟他們的想象相差的太大了。
壕溝配青紗帳,這簡直就是噩夢!
――――關麟征一夜沒睡。
昨天,宋哲元通知他,說是將放棄羅文峪隘口,但不會對五十二軍構成威脅。
這是什麼話?關麟征有點發懵,他不明白。
守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放棄?
這次守長城防線和上次的差別太大了,後勤彈藥等其他的什麼都不說,就是在黑神軍的指導下,僅僅戰術改變一項,就使得傷亡大幅下降。
以前他們守城,陣地裏的士兵挨的很近,大半米就有一個士兵,鬼子每次轟炸的傷亡都很大,但現在,堅守在陣地裏的士兵隻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實踐證明,隻要準備充分,調配得當,這麼做沒有任何危險,而這也是不論鬼子怎麼猛攻,長城防線始終巋然不動的一個主要原因。
鬼子雖然把羅文峪作為主攻方向,但這完全不能成為放棄羅文峪的理由,因為即便傷亡太大,實在不行,也還可以抽調其他部隊輪守。
守長城隘口,一次正麵對敵的部隊並不多,更因為傷亡大幅降低,指揮部要是這麼做,其他守軍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在關麟征想來,棄守長城防線,唯一的原因就是擋不住南邊來的鬼子,但南邊來的鬼子還遠著呢,而且,最令人不解地是,為什麼隻放棄羅文峪?
關麟征和手下大將高參想的腦仁疼,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五十二軍駐守潘家口、喜峰口和鐵門關,跟羅文峪緊挨著,如果曰軍長驅直入,抄了他的後路,那五十二軍就得全軍覆滅。
如果僅僅是宋哲元,關麟征非得跳起來不可,但現在所有的軍令都是由黑神軍和宋哲元聯合下發,關麟征的反應就小多了。
何況,如果出事兒,二十九軍的危險不比他的五十二軍小多少。
對黑神軍,關麟征不僅敬佩,同時也很感念,他之所以感念黑神軍,除了黑神軍讓他們的傷亡大幅下降之外,更是因為黑神軍把所有受傷的將士都照顧的極好。
上一次的長城抗戰,之所以傷亡那麼大,受傷後不治而死的人數要比直接戰死的更多。
對這些,關麟征早已習以為常。實際上,不僅是關麟征,其他人也一樣。
但是,這次,當看到黑神軍對每一個受傷的士兵都盡心盡力地治療,而且都照顧的極好,那種感覺,關麟征從未有過。
不過,不管關麟征對黑神軍的感覺是如何的好,可麵對三十萬曰軍,他是無論如何也輕鬆不下來的。
上次長城抗戰才五萬曰軍,而這次是三十萬,而且準備的更充分,炮火更犀利、猛烈,一個不好,那情勢就不堪設想。
消息一個個傳來。
羅文峪隘口的守軍是後半夜悄悄撤離的,然後天一亮,鬼子占領了羅文峪。
鬼子占領羅文峪隘口之後,並沒有向兩翼進攻,而是長驅直入。
鬼子這麼做的目的不難猜。
如果占領羅文峪隘口之後,即刻向兩翼發起進攻,這麼做固然可以更快地崩潰其他隘口的守軍,有利於他們迅速突破整個長城防線,但這不利於重創長城防線的守軍。
實際上,鬼子的胃口大得很,他們要的都不是重創,而是全殲。
長驅直入,進行大範圍迂回、包抄,既讓前線守軍不戰自潰,更無處可逃,很容易予以全殲。
沒人不擔心。
中午,戰情通報來了。
看著戰情通報,人人都有點發傻。
鬼子傷亡超過一個大隊,而己方卻隻犧牲六人,重傷五人,輕傷十九人。
這樣的戰損比也太夢幻了些。
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耀明問道:“軍座,這怎麼可能?他們是不是誆我們?”
關麟征輕輕搖了搖頭,雖然太夢幻了,但他相信,因為這份戰情通報,黑神軍有份。
黑神軍的信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種財富越是巨大,就越經不起損傷,所以黑神軍即便要失信,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失信。
沉思片刻,關麟征道:“大家想想,他們這仗是怎麼打的?”
黑神軍把長城防線內的很大一片區域原本的道路全部毀掉,種上了高粱苞米,然後在青紗帳裏開出一些極其隱秘的小路。
這些小路全部都被青紗帳覆蓋了,即便大軍在白天轉移,鬼子的飛機也發現不了。
這麼做,固然讓人人都感到很不方便,但毫無疑問,最頭疼的應該是曰本人。
這些,他們都是知道的,而這也是棄守羅文峪隘口之後,讓他們不至於太過慌亂的一個主要原因。
眾人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仗是怎麼打的。
無邊無際的青紗帳配壕溝,這固然會讓[***]占盡優勢,但這麼個戰損比,依然還是解釋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