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有前世和來生,但是從沒有證據能證明沒有前世與來生,卻也證明不了有前世與來生,於是就誕生了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想法,遇見你是我三生有幸,錯過你是我人生憾事——題記
稀稀碎碎的陽光透過細長的竹葉在地麵上形成一層一層的光影,零零散散的錯落有致,一隻竹鼠不知從哪裏冒出來覓食,將幾隻鳥驚嚇的撲騰遠去,迷迷糊糊聽見聲音的我掙紮著想要睜開雙眼,粘在眼睫毛上的汗水讓我有些看不清周圍的景物,晶瑩剔透的汗珠遮蔽在我眼上,餘光一瞥,周圍仿佛人間仙境。
我歎了口氣自語道:“這氣還真是悶熱啊,如此幽深靜謐之地卻也被染上了濃濃的暑夏之氣,真不痛快,幸虧在竹林休息了一會,不然估計就被烤熟了,我得趕緊趕路去找個地方住下,觀這氣運勢,雲彩形狀像鉤卷雲的樣子,近期暴雨將至。”
我本荊州人氏,出生時時逢戰亂,不知何因被遺棄在山野中,幸得一老道士相救,世人尊稱他為陵仙道長,當年僅用十首烈焰陣就助驃騎大將軍平定邊境禍亂,從此我跟隨陵仙道長修習道法,期望長大後濟世救人,平定這亂世,讓人民不再流離失所,。
道法本高深,大道亦無形,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道,我必須時刻保持“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我曾認真研讀過《道德經》、《河圖》、《洛書》以及眾多讖緯之學,幾年後,師承《黃帝九鼎丹法》,其道術基本入門。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細細感受來自世間萬物的道,一草一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也都秉承著自然的道數,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如此修行18年,直到有一,師兄師傅讓我去大殿找他,他有話對我,等我趕往大殿,發現師傅竟然戴著一個潔白的麵具,麵具上麵仿佛有一股神聖的氣息,連帶著師傅身上也有淡淡的祥和之氣,襯托著陵仙道長的仙風道骨氣質,當我走近師傅麵前。
師傅對我:“飛揚,今日過後,在塵世中你便已經成年了,這些年為師也將本領悉數傳授與你,當年我從山野中救下你,隻因我曾推演機,紅塵世中當有一新星冉冉升起,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平定這禍亂之世,故我為你取名為雲飛揚,源自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大風起後雲亦飛揚,此番我叫你過來,是想讓你下山曆練一番,為師給你出了一個題目,你需要趕往青州齊王府,具體你到了青州自會知曉,隻靠修行道法,並不足以應對這風雲亂世,還有一個原因,為師也想讓你去應一場劫難,你命裏該有此劫,需你親自化解,為師贈你一個錦囊,不可為時便可打開。”
雲飛揚接下錦囊,單膝跪地到:“弟子感謝師傅養育之恩,當謹遵師傅教誨,弟子本不想離開師傅,但是弟子卻也想去見見塵世,臨走之前弟子有一疑問,師傅如今為何要戴著麵具,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陵仙道長整理了下他那白青色的道袍,從座椅上站了起來,看向雲飛揚,雖戴著麵具,仍能感受到陵仙道長慈祥的目光,陵仙道長:“飛揚果然聰慧,修行慧根也是上佳,年紀修行已超過你的師兄們,為師深感欣慰,其中緣由以後你自會明白,下山之前為師需要告誡你幾句,修行之人本已不屬於塵世,自當超脫出凡,修行之人入世修行切不可在塵世中展示自身術法,不可以用術法在塵世中對凡人出手,隻能運用自身謀略和陣法引道相助,否則必引來罰,形神具滅,望你謹記。”
無論風雲變換,王朝更替,修道之人仍然習慣以九州劃分地域,當年大禹曾以九州定華夏,贏得下人共識,後雖又有新王朝誕生,統一文字,重新劃分山河,但修行之人隱於山野,仍沿用九州區分地界,下山已遊曆年有餘,從荊州趕往青州途中結交了很多的摯友,均師承不同世家,在與摯友們的多次研討中我漸漸開始接受他們的思想,其諸子百家思想雖各有所異,卻都殊途同歸,其中法家、儒家、佛家的思想也甚得我心,師傅曾對我,萬宗同源,不必排斥,修行應廣納百川,追求至聖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