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陣型在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於燕軍自己都不太適應,但是因為對手的陣型散亂,很顯然是長途行軍並沒有可以約束,加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後,來不及調整,結果第一波衝陣的燕軍麵對的對手根本沒辦法和他們相比擬,近乎於一波將其徹底擊潰,順勢打進去的燕軍各部直到殺入對方的中軍跟前的時候才遭到了頡利人主力兵馬的攔截,雙方的大戰在此時才算是真正開始。
“殺!”長穀自己帶隊親自衝陣,手中長槍幾乎是一刻不停的橫掃前方,將沿途遇到的頡利騎兵迅速擊落馬背,迅速在衝鋒的時候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中軍鋒矢陣成型之後,其強大的衝擊力,甚至於連頡利人都被打的連連後退。
而且因為左右兩翼的兵馬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被夏恒和南延平分路攔截,並且捉對廝殺之後,中軍幾乎是需要獨立抗擊長穀的這股衝擊浪潮,所以倉促之間,頡利人除了調動自己的後軍上前,在中軍跟前擋住長穀的衝鋒勢頭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種辦法好處是不需要動搖左右兩翼的陣型就能夠讓後軍支援中軍,雙方就近打一場正規的草原騎兵大戰,但是要命的是,此時伴隨著燕軍四萬多騎兵蜂擁而入,而頡利人自己的後軍也跟著上前之後,整個中軍附近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的人手,幾乎是徹底淹沒了整個戰場,到最後甚至於根本沒辦法讓更多的人手上前。雙方在頡利人的中軍附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臃腫地帶,雙方的大軍幾乎是人挨著人廝殺。
這種交鋒之下,頡利人是沒有辦法占到便宜的,漢軍騎兵在馬背上的功夫始終比起草原人差了一截,這也導致了漢軍騎兵更多的時候需要依靠兵器的強大和整體上協同作戰的能力對敵。而反過來草原各部騎兵本身就有著超越漢軍的優勢,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草原士兵往往單個戰力比起漢軍要強勢不少,唯有聚合在一起廝殺的時候沒辦法向對方一樣始終靠著團隊作戰取得優勢。
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人群密集度持續增大之後,燕軍騎兵的整體戰力迅速提升,各部之間相互協調作戰的能力極大增強,甚至於士兵之間都開始不約而同的相互配合,聯手對敵。直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殺的眼前的頡利人人頭滾滾,無數的士兵在這種古怪的交鋒之中迅速命喪當場。
“殺,殺進去!”此時的長穀不間斷的在前方嘶吼,帶隊持續不斷發起突擊。雖然頡利人的人數增多之後他的衝鋒步伐也隨之被擋住,但是對方人數一多到極致之後反倒是相互束手束腳,甚至於不少頡利騎兵自己還跟自己撞到了一起,倒是讓第二都在衝殺的時候變得更加犀利,雖然腳步放慢,但是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無數的頡利人人頭滾滾而落,其大軍征伐帶來的殺傷力反倒是增強了不少。而且這麼近距離的廝殺,也讓燕軍騎兵各部在大規模調整之後發揮出了越來越強的戰力。
這種一邊倒的戰鬥在長穀率部鑿穿了對方的陣型之後,也隨之被頡利人的中軍主將察覺,頓時間匆匆而來的號角聲開始迅速回響,試圖停止讓後軍介入,同時打散中軍附近的人數,讓其從更大的正麵發起對燕軍的反擊。
隻不過此時調整卻忘了一個重大的事實,長穀所部已經打到了跟前,大軍人數一旦被拉散,等於是直接給了對方機會,所以那一瞬間伴隨著後續的頡利各部兵馬開始從旁邊迂回,後方增援的兵馬也沒有越過中軍之後,燕軍大規模的進攻開始迅速起到了巨大的效果,幾乎是瞬間就直接將對方留下來的兵馬徹底鑿穿。釋放了全部戰力的燕軍四萬中軍騎兵,在這個時候幾乎是迅速出動,猶如一條條長龍一般迅速席卷了對方的中軍。長穀本人更是直接將目光瞄準了對方的主將所在的方向。
“給我殺!”雷鳴般的呐喊聲快速響起,燕軍這邊開始以長穀為箭頭朝著對方的中軍突擊,試圖在關鍵時刻擊殺對方的主將,從而加劇對方陣型的混亂,贏得這場戰爭。
隻不過此時,長穀這邊在一刻不停的發起進攻的時候,頡利主將那邊也在不停的動作,在中軍被長穀衝得七零八落的情況下,對方直接開始往後極速撤退,同時讓後軍上前填補中軍的空缺,等於是將戰場持續往後延伸,利用自己的後軍有源源不斷增援兵馬的優勢,一下子將戰場的縱深拉升了一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