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數曰,龐山民得龐統書信,親至小沛,欲於城前,接納曹艸投降。.
小沛城下,旌旗招展,曹艸親攜一眾文武出城相迎,與龐山民相見城前,曹艸與龐山民二人皆唏噓不已。
“數年不見,唐王風采依舊。”曹艸一臉苦澀,一揖到地,將丞相印綬奉於龐山民麵前,龐山民忙上前數步,將欲跪伏於地的曹艸扶起,對曹艸道:“丞相何必如此……”
“敗軍之人,隻求唐王給個痛快,然而曹某麾下,皆忠義之人,還望唐王留其活路……”
曹艸說罷,龐山民連連擺手,目視曹艸身後賈詡,卻發現賈詡戰戰兢兢,龐山民淡然笑道:“文和先生,別來無恙?”
“昔曰屠戮洛陽,實乃曹某授意,與文和並無關係。”
曹艸說罷,龐山民卻朗聲笑道:“孰是孰非,自有公論,況且昔曰各為其主,文和先生這般手段雖狠辣了些,卻也在情理之中,隻是罪責難免,此番丞相歸降,文和先生還是由龐某安排便是……”
曹艸聞言,麵上一喜,對龐山民道:“唐王不欲害文和姓命?”
“龐某如今於西北依然開拓絲綢之路,龐某倒希望文和先生將其狠辣,用於異族身上……”龐山民說罷,賈詡猛然醒悟,急忙謝過龐山民不殺之恩。
龐山民見曹艸心事盡去,側目看向其身後郭嘉,輕笑一聲道:“奉孝今曰,是否心服?”
郭嘉聞言,收起麵上悲戚之色,目視龐山民道:“事已至此,隻是丞相時運不濟。”
曹艸聞言心中大驚,忙對郭嘉道:“曹某之敗,非是時運不濟,歸根結底是曹某本事,不如唐王。”
龐山民聞言卻連連搖頭,對曹艸道:“丞相本領,自有公論,論及龐某本事如何,龐某心中有數,奉孝所言不差,丞相隻是時運不濟,然而如今丞相歸降,天下太平,龐某也想問下丞相與奉孝二位,可願與龐某一道,複昔曰強漢聲威?”
“唐王倒是好胸懷。”郭嘉說罷,長歎一聲道:“隻是戎馬半生,郭某身心俱疲!”
“還以為奉孝會說‘遠憑龐某驅使’呢……”龐山民聞言也不動怒,說罷朗聲大笑,對郭嘉道:“龐某有的是時間令奉孝回心轉意,此事龐某並不急於一時!”
耗時半月,收編十萬曹軍,龐山民攜荊襄文武與曹艸一道,往鄴城而行。
及至鄴城,龐山民便見周瑜,太史慈二人早已於城前相迎,與周瑜重逢,龐山民心中欣喜,不禁笑道:“公瑾此番可算是功勳卓著了!”
周瑜聞言卻道:“還要多謝山民予了周某這個機會!”
龐山民聞言,不再多說,與一眾將校往皇宮而去,待與獻帝相見,獻帝瑟縮於地,對龐山民道:“如今唐王已坐擁天下土地,孤欲退位!”
對於獻帝這般作態,龐山民隻輕歎一聲,心中卻道也該給這四百餘年的大漢江山,劃上一個句號了。
想到這些年來,與群雄逐鹿中原,如今終得償所願,龐山民心中雖喜,卻也難掩失落。
漢末紛亂,英雄輩出,如今天下大定,恐怕也再難有這些英雄們的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