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胡、祖郎的情況恰恰有些相反,耿紀、焦炳帶領一千人馬在南北門雖然遇到阻截,但所遇到的阻力明顯小於東西門,不過就算如此,其中的過程也是讓朱胡、祖郎驚出一身冷汗。
江東軍雖劣勢已生,但士兵卻十分頑強,每個人都將生死至之度外。
很快各個城裏的情況都傳到司馬懿耳裏。
原本可以大舉進攻,司馬懿卻在此時忽然變的有些畏縮了。
郭嘉是把重兵放在東西門,放棄對南北門的防守嗎?至少表麵上看來是這樣。但如果真是這樣,那問題就出來了。既然郭嘉大開城門,無非就是想引誘自己在條件未成熟的情況下進城,然後用計埋伏誘殺。但是以他的聰明才智,絕對不可能做的這明顯啊?稍微有點頭腦的人就看的出來。東西兩門兵力相當強盛,南北兩門看起來也不弱,假如不是自己清楚江東軍的底細,還真以為他們兵強力壯呢。
那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呢?司馬懿苦思冥想。照理來說,東西兩門既然表現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那麼應該就往南北兩門進攻,但郭嘉為人詭計多端,萬一做個假象,東西兩門隻是強個外殼,裏麵卻空無一物?反而是南北門先示已弱,誘自己大兵進城,然後設計伏殺呢?恩,有這個可能姓。想想郭嘉的奇兵迭起,每次都不按常理出牌,司馬懿越發斷定郭嘉就是用這樣的詭計。
“朱胡、祖郎,耿紀、焦炳,你們再仔細說一下當時的情況,千萬不能有一點紕漏。”生姓十分嚴謹的司馬懿十分嚴肅對四將道。
朱胡等四將哪裏敢怠慢,一五一十仔細的當時情景再從新描述一遍。
當朱胡說到東門如何鼓聲震天,殺聲雷動,多少旗號、多少士兵疊加之時,司馬懿兩眼珠不時的轉動,他是越聽越加懷疑,東西兩門的情況相差無幾,都是一副兵力鼎盛模樣,司馬懿幾乎斷定這是郭嘉的詭計,而真正的弱點就是在東西兩門。想到此時,司馬懿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哼哼道:“郭嘉啊郭嘉,枉你聰明一時,卻糊塗一世,如此簡單的計謀怎麼能逃出我的法眼,你就等著哭吧。”
司馬懿正要下令,朱胡這時候獻媚道:“大人英明,張浪、郭嘉在別人眼裏多麼曆害,在大人手裏還不是玩物一般,試想想曹丞相與張浪多年開戰,還未有一次能像大人一般,殺的張浪落荒而逃,未將能在大人手下辦事,真是上輩子得到的洪福。”
司馬懿為人雖然嚴謹,但不代表他不收馬屁,而且看他樣子,還十分受用。想想也是啊,太行道一役,自己威名遠播,殺的張浪丟盔棄甲,狼狽而逃……正得意間,司馬懿腦裏忽然光芒一閃,等等,什麼?太行道?司馬懿全身上下嚇出一身冷汗,隻感覺自己全身上下立馬濕透,整個人呆滯木愣。
朱胡看著司馬懿發呆的表情,不由小心翼翼道:“大人,怎麼了?”
司馬懿這才回過神來,大呼一聲萬幸,用著讚許眼光看著朱胡道:“這次還好有朱將軍題醒,不然事情十分嚴重,待事成之後,本將軍算你一功。”
朱胡哪裏知道自己稀裏糊塗的就立下什麼功勞,不過這樣功勞來的輕而易舉,不用自己上陣殺敵,拚個你死我活的,不要白不要,他機靈的下跪謝恩。
司馬懿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僥幸道:還好,隻差一點又給郭嘉騙了,難怪我怎麼感覺心裏總不太對勁,以郭嘉這麼陰險的人會想出這麼簡單的計策就想騙倒我。這樣的詐敵之術,不要說我,就算一般有些頭腦的將軍、謀士都看的出來,但偏偏如荀攸、荀或等人一敗再敗。這個郭嘉最是可惡,東西兩門駐有重兵,偏偏卻擺出一付盛氣淩人的感覺,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的大軍在東西兩門不成。但恰恰正是因為這樣,反而給自己一種錯覺,以為這隻是他們製造出來的假象而已。好讓自己驅大軍殺向東西兩門,假如真是這樣,那自己決對是中了郭嘉的毒計了。果然不愧人稱鬼才的郭嘉,每次都出奇製勝,當曰文和是自己最欽佩的人之一,他水淹下蔡、竟然給郭嘉那小子活學活用,再淹下蔡。難不成這一次他又要學我太行道禦敵之術,實則虛、虛則實,用最最簡單的招數,卻給對手最大的殺招?司馬懿越想越有可能,越想兩腿就越發哆嗦,心頭一陣發涼,冷嗖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