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得到滿意的答複後,便不在多留,心情極佳的走了出去。
龐統走後沒有多久,郭嘉便來了。
張浪見郭嘉到來,放下手中的事情,笑意盈盈道:“我知奉孝一定會來,來坐這裏吧。”
郭嘉也沒推辭,沒等屁股坐熱便開口道:“主公真的決定拿下曆下後讓周瑜進取關中嗎?”
張浪沒有回答,反而是奇怪道:“我倒以為你會來問我怎麼就派龐統去曆下城呢?”
郭嘉笑著道:“龐統此人雖盛氣淩人,飛揚跋扈,但確是有真才實學。他去曆下城,嘉倒也認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此人如此自負,隻怕早晚會有失足之時。主公還是早有準備好。”
郭嘉雖然承認龐統的才學,但語氣裏還是藏有不滿之意,張浪人老成精,哪裏會聽不出來?他也沒有點破,隻是笑嗬嗬道:“此事我自有分寸。至於你說的事情,我倒還沒有下決定。”
郭嘉沉聲道:“表麵上主公的地盤不斷擴大,勢力越發強盛,但細細一想,卻有很多隱患,曹艸兵起揚州,苦心經營的卻是兗州,可以說曹艸的勢力在兗州極為根深蒂固,此時表麵形勢上都為主公所壓製,一旦戰線不利,所有的矛盾隻怕會全部激發。而且此時蜀川勢力如曰中天,隻怕一旦與劉備翻臉,最終要麵對二線做戰的不利局麵。”
張浪感歎一聲道:“此事我自然知曉,我現在什麼也不擔心,隻是擔心時間不夠啊。”
“主公的意思?”以郭嘉的精明,依然難已理解張浪的意思。
張浪端起茶具,輕輕的品嚐數口,隻感覺香氣撲鼻,清爽無比。張浪這才緩緩道:“我若想進軍西蜀,大至可分三路線:一由江陵出西陵,沿三江而入蜀,其中夔州江關是其關鍵;一路由襄陽穿大洪山與荊山之間的河穀低地可至江漢平原,再沿漢水向西上行可至漢中;另一路可出關中而走隴右。三路中,雖說由江入川者,皆可成霸業,但川軍扼夔州江關,占有地利上的極大優勢,如若想出軍而上,必然要多番苦戰,還不一定能拿下。而漢中群山環繞,蜀道更是難行,又有關羽此等上將把守,難已攻克。為今之計,隻有出關中一路,走隴右奪陝西,或出奇兵,這樣相對而言把握姓更大。所以來說,要想滅蜀,關中寸土必爭。”
這一點上,郭嘉當然知道,所以他沒有接張浪的話,隻是默默等著他接下來再說。
張浪又接著道:“假如我能在劉備奪取關中之前,大軍逼過黃河,壓至黎陽,動搖北方基業,那麼我必然會派周瑜西入長安,爭奪關中四塞。隻要我能穩住武關、控製散關,再派兩員大將一守西陵、一守襄陽,在幾處險峻要衝之地嚴加防守,那麼就算劉備兵力如何強大,想踏出中原之地,也是難上加難。隻要這幾處能頂上兩三年,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收拾曹艸,一統北方。然後再調頭收拾劉備,征戰西蜀。”
郭嘉忽然想起周善的水軍部隊,假如讓張浪拿下曆下城,驅水軍入黃河,收黃河以南的大片疆土之後,全麵把戰火燒至黃河以北,那周善的水軍就起決定姓的打擊做用。想到此時,郭嘉有些懍然的看著張浪,難道在數年之前,主公就想到這步了嗎?如果是這樣,那就太讓人震驚了。郭嘉壓製心裏情緒,平靜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艸雖敗回河北,但實力依然強大無比,主公千萬不可有絲毫輕視大意。”
張浪淡然道:“我從來不會低估別人。幸好曹艸幫了我們一個大忙,讓孟獲起兵造反,假如此次出征隴右的是諸葛亮,那麼我對關中四塞之地決對不抱有一絲期望。但現在帶兵的是劉備,這樣的機會不把握實在是可惜。”
郭嘉其實對張浪進軍關中並沒有太大的抵觸,因為要想一統中原,這是必經之路。關鍵是要把握好時間問題,既然張浪都這麼說了,他也不在多言,隻是道:“主公這麼有把握能跨過黃河嗎?別忘了曹彬已經帶領大軍開赴濟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