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依稀記得時候單純而充滿稚氣的想法,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人生設想的那麼豐富多采,可惜時候的稚氣畢竟拗不過生活的真實性,我畢竟也沒有充當那單純的想法裏的角色。要我現在對人生的觀點吧,我想人的一生總是逃不過來來去去,走走停停。無論充當怎樣的人生角色總是在此間遊回,要我對生活的感悟,我想該是悲喜劇的重疊,空虛和充實的交織。既然這樣,我真該好好設想一下我的人生了,對!

前十多年年我已經生活過了,那就不是設想而是回憶了。

我降生在一個農村,那裏原本生活條件挺落後,地方,發展慢,人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呆滯,可那裏又是一個福地,因為那裏民風淳樸,村子裏的人都很善良,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家與家之間能和諧相處,至今我仍然慶幸我降生在了這樣一個地方--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有那樣一個可以給心靈放假的地方,對我而言是很欣慰的,對那些內心被金錢和權利充斥待盡的人來更是良藥。在那裏,我的人生之卷便一幕幕揭開了。

可以降生在那裏就決定了我的一生。在那裏的時光,正是我思想的形成期,也是最容易接收熏陶的年齡,因此即使是現在在我的思想深處以及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深深淺淺的都有她的烙印,學初中高中我都是在那裏學習成長的,也是在那裏有我最可敬,可愛的父母。他們身上所具有的的許多是我一生都值得思考和學習的,當然這除過父親的頑固和母親的保守,但就這其中也有許多是出於對我的關愛,不得不提到的是我的幼時夥伴,我們在一起戲耍曾是那麼的驚動地,以至於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有味。在農村成長的孩子畢竟不會象城裏的孩子那樣三五歲便學彈鋼琴,學書法,當然一則家裏沒那條件,更重要的是父母讀書不多,重視不夠,可這也是我竊喜的地方,沒有過早的步入設計好的生活圈,而讓我有一個可以自己做主的時代——童年,因為現在的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童年對於我個人的珍貴,對一個人一生的珍貴!但是想想現在的孩子呢,即使是在農村也有些家庭條件好了,一些父母也開始學著“抹殺”孩子的童真了,估計是他們是真的忘記了幼時的快樂了。當然我絕對不是懷疑這些父母的用心,隻是覺得他們太用心良苦了,以至於用孩子的童年做代價,真懷疑這樣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點。

另外該我的學生時代了。我不想多學生時代,因為我們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曆。在這裏有了我一生的良師益友,一個讓我增長了知識變的成熟,一個讓我在快樂時有人和我一同分享,在困頓時有人和我一起分擔學生時代足以讓一個人懂得許多東西,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人與人的關係就開始變複雜了,不再那麼單純,有了名次之爭,有了非真真正意義上的敵我,但是在這時我的頭腦曆產生了兩個詞語的大概印象——壓力和競爭,至此我以後的生活就都被這兩個詞語重重的包裹住了,掙紮不得就在這樣的生活又纏繞了我十四年後,我想該我長大了吧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我,執著一支拙筆,在設想自己的人生,怕這個話題,可我又喜歡這個話題,怕拙筆之下難免設想又成空談,喜歡是因為經曆了許多,總也要為自己的將來好好設想一番,就象觀賞了許多別人家的房子,自己也該有個打算吧,自己的房子究竟該選什麼樣的樣式呢?我想我是個喜歡活的充實的人,是個喜歡真實感的人,所以我選擇和那些平凡的人生活在一起,從生活在農村的我對這感切最深,這也是我一直喜歡農村的原因,生活在那裏,人就會活的更踏實一點,當然我不會固執的生活在一個地方,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多走走,多看看,多增加點閱曆和見地,讓自己的生活平凡但不枯燥,至於以後的人生是悲劇還是喜劇,是喜劇固然高興,即使是悲劇就權當作喜劇來演吧我想這才是我要的人生,看慣了名利場上的爭鬥,對此我不能我對名利會完全置身其外,隻要本著自己的良知和本性去對待,去為之,便可。

我想,生活總要選擇一條自己的路,我設想的人生便是我要選擇的路,仰視蒼穹,俯觀大地,獨立於地之間,就讓我再次揭開新一頁的人生之卷吧。。

我希望,這部自傳能夠反映真實的我,反映我的另一麵,自私的一麵,失落的一麵,作為一名普通人的成長,而不是套著成功者的光環。

我希望,這部自傳能夠給予大家幫助,無論是多麼微的幫助,哪怕隻有一人有所獲益,此傳記就完成他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