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針對史上的孝惠皇後,與無關。
****************
在《古今宮闈秘記孝惠張皇後外傳》中,記載著漢孝惠張皇後的一首詩,全文如下:
係餘童稚兮入椒房,默默待年兮遠先皇。
命不辰兮先皇逝,抱完璞兮守空床。
徂良宵兮華燭,羨飛鴻兮雙翔。
嗟富貴兮奚足娛,不如氓庶之糟糠。
長夜漫漫兮何時旦,照弱影兮明月涼。
聊支頤兮念往昔,若吾舅之在旁。
飄風回而驚覺兮,意忽忽若有亡。
搴羅帳兮拭淚,蹤履起兮彷徨。
群雞雜唱而報曙兮,思吾舅兮裂肝腸。
冀死後之同穴兮,儻覲地下之清光。
公元前16年,她默默地死去,年僅6歲。她沒有葬禮,沒有墓誌碑文,連封號也沒有,隻是被習慣性地稱為孝惠皇後,就連她的墳墓也是簡陋而粗鄙的。
詩歌有很大可能是後人托張嫣名所作,但在感性程度上我願意相信它所描寫的那段感情是真正存在過的。透過遙遠的時空,想象那個十五歲守寡的少女皇後,是如何在華麗而空洞的椒房殿中,支頤不睡,思念安陵裏沉睡著的夫君。
漢做未央,為帝宮。殿椒房,為後殿。
她是這座華麗宮殿的第一個主人。
而這座宮殿,沒有迎來真正的男主人。
野史記載,漢文皇帝後元年春三月,張嫣於北宮安靜的死去,年三十餘,死後,宮女們殮裝她的軀體,驚訝的發現,做了四年皇後的張嫣,居然還是一個處女。
中國史上有數個“處女皇後”,孝惠皇後張嫣,是可信度最高的一個。
想起這個女孩,我經常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詩: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綽墮渠溝。
她曾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她的父親是趙王張敖,母親是高祖嫡長女魯元公主,外婆是中國史上大名赫赫的女主呂後。
多麼高貴的身世。
皇帝做外公,皇帝做舅舅,皇帝做夫君。西漢往後唯一可以和她匹敵的便是孝武皇後阿嬌,張嫣可能要更好一些,畢竟,她的父親,曾經是真正的諸侯王。
偏偏,這兩個女孩,最後的結局都是幽禁至死,那麼的不幸。
阿嬌的不幸,在於,她遭逢的是那麼一個狠心絕情的男子。
張嫣呢,她的不幸,在於,她的舅舅,和她的夫君,竟是同一個人。
我不知道呂後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思,撮合了這樣一段婚姻。世人眼中不可顛覆的倫常,她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堂而皇之,在下人耳目之前,導演了這樣一場鬧劇,以駿馬十二匹,黃金兩萬斤的聘征,讓自己的兒子迎娶了自己的外孫女。
她是否真的篤信,這樣的婚姻,能結縭出幸福之花?
在政治上,呂後無疑是心如鐵石的,但是在麵對自己的子女的時候,她無疑是慈愛的。我想,不會有人懷疑,她愛她的兒子,愛她的外孫女吧。
可是,她偏偏這麼做了,導致自己最愛的兩個人相互折磨了一生,都不幸福。
劉盈其實是一個好人。對曾經直接威脅過自己的儲位的異母弟弟趙王如意,他都曾經貼身相護數月之久,其情真摯。他與魯元同胞姐弟,共同走過微末患難生死,走到繁華巔峰的未央,姐弟之情深厚,他也曾真心喜愛過這個乖巧可愛的外甥女。
可是,對外甥女的喜愛,和對妻子的喜愛,是不一樣的。
劉盈的痛苦在於,他無法把他的這個外甥女,當作他的妻子。
這樣的痛苦,纏繞了他最後的四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