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先有盤古開地,後又有大神女媧造人,遂有人族,棲息於東聖神州的首陽之山,而後千萬年,人族大興皇五帝”立太平盛世,造福萬民,再後來,大禹建立夏朝,有五百年,商湯滅夏,再至逐鹿之戰,商滅周興。從此,人間世界,歸於人皇管理,一個個朝代,更替不休,經曆了二千五百年,到了如今,剛剛經曆戰亂的東勝神洲大地,建立了強盛無比的唐王朝,隱隱顯示出盛世太平之象。
南瞻部洲西南,武陵縣境內有一處風水寶地,名喚五柳源,其境內以五柳為界,據傳乃是前朝有名隱士陶淵明的故居,所以倒是有不少名士高人,慕名而來,在此隱居,漸漸地也形成了一個的村落,叫做五柳集,其內民風純樸,男耕女織,百姓安康。
在五柳集的北麵方向,有一座極其險峻的孤峰,鄉人稱為北山,上麵住有一老一少,獨居於北山山腰處的一間的清涼瓦屋中,祖孫二人,相依為命以打柴采藥為生清苦,也是其樂融融。
這是之光和暖,山腰上,崖壁間,一老一少,屹立其間。
那少年者一臉無奈的看著身前一身土布麻衣,卻麵容清瞿,頗有鶴發童顏的老者了,好了,爺爺,我知道了柴火要送到鎮子東邊的八方客棧,收一兩二錢銀子,半斤紫丹參以及兩株龍須草,交到杏仁堂的胡掌櫃手中,胡掌櫃是個仁醫,為他采藥,不得收取銀錢,最後一件就是買些米麵回來,爺爺,這事你都了五遍了,你放心,我省得的!倒是你自己上山采藥,遇到那窩毒蜂,被其叮咬到右腿,雖然塗抹了蜂蜜,又配製靈藥塗抹,將毒氣消解去了大半,但傷口依然浮腫痛癢異常,才要心傷口發炎!”
那老頭子也就是少年的爺爺笑嗬嗬的為他拉緊地上的枯柴擔子,係好一個花布包裹是爺爺你,我前rì聽山下鎮子的幾個老友,這一陣子,山中頗不太平,不少人家,家畜牛羊,經常無故失蹤,還有一些人在南山方向離奇亡故,這次不比往一定要心行路,完事之後,立刻回來。”
少年不屑一顧道:“爺爺,你放心,我從長得龍猛,加上從隨爺爺學習養生煉氣,勤練五禽戲,近十年來,無病無災,比這山中的猿鳥,還要活絡,可以一躍五六丈,跑得飛快,爺爺若不信,你看我身手。”
話畢,一個縱跳,憑空逾越五丈,就攀上身前的一株古樹枝丫,學習靈猴一般,上縱下跳,樹葉搖晃中,攀升上去,急得老頭在下連連叫喚:“七哥兒,不要玩鬧,快快下來,心樹上危險,別掉落下來。”
隻可惜樹枝搖曳,枝葉繁密,他在樹下叫喊,看不到內中光景。突然,那上頭突兀的輕微的顫了一下,之後,卻漸漸的失去了動靜,枝葉靜謐,除了輕微的枝葉息嗦,再無聲息傳出。
老頭兒一駭,想到這五柳源境內,山川多含靈氣,層巒疊障,氣象萬千,自古以來,深山大澤,多生毒惡,自己居住這北山雖然尚屬太平,卻也有毒蛇蟲豸棲息,又因為久久未聽到孫兒回音,以為被害,顧不得其他,因其右腿有傷,就要回屋,取出平rì登崖采藥的繩索,上樹查看。
“爺爺,我在這呢!”
老頭回頭,就見孫兒七哥兒,立在眼前,原來是他假意上樹,實則仗著身手敏捷,心的借助樹枝,躍上旁邊的石崖,偷偷摸入老者身後,本來貪玩的想要嚇唬一下,不想爺爺擔心自己,回身取物,誤打誤撞,倒是使他計謀露了餡。
不過他乃是少年心謀被破,也不懊惱,幾步行走,來至老者身前爺,你看,我這一身的本事!又隨你走了十幾年的山路,怎麼會認錯,你老就放心吧!”
這孩子,就是胡鬧,這世界之大,危險無處不在,你又哪裏知道,要不是前rì我在采藥時傷了右腿,絕計不會讓你單獨下山,我看這次的事情,不那麼簡單,你得…”
老頭兒道這,就見少年已經跨了包裹,擔起柴薪,隻得上去幫忙扶正,臨了還忍不住道:“孩子,記住爺爺的話,千萬不要走向南邊的山林。”
“好了,爺爺我走了,人家客棧裏還在等著燒火做飯呢,我們不好讓人等急了。”
少年完,燦爛一笑,挑了沉沉的擔子,居然也能健步如飛,急匆匆的往山下衝去。
真是少年意氣,初生牛犢,不畏人間惡事,韶華歲月!
“想不到當年的兒,白雲蒼狗,世事流轉,仿佛一轉眼間,他也長成大夥,年輕氣盛,有自己的主意了來自己……”看著少年身影如個起落,消失在一座山梁後,再也看不見,老頭兒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搖搖頭,跛著右腳,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