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明宮(1 / 2)

為首一人臉紫袍玉帶,顯然是名朝廷高官。他身後也是一些身上緋袍,腰中佩銀魚袋的各級官員,這隊人並未注意李祤一行,旁若無人疾馳而去。

趙無忌告訴李祤,他們是先期抵達長安的朝廷官員,這次來覲見聖人,大概是商量明rì迎接聖駕的事宜。

見左右無人趙無忌輕聲介紹起那名為首的紫袍官員,他是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胤,文官之首。為人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又結黨營私,乾寧三年七月,他被貶為武安節度使,赴湖南,後來結交宣武節度使朱溫才得以複相。

李祤點點頭,心裏想又是一名權臣,現在的大唐朝廷,藩鎮不可信,宦官不可信,文官亦不可信,他們隻顧爭權奪利,皇權成了擺設,昭宗皇帝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看sè漸晚,李祤一行人就回灞橋驛去了。

第二一大早,李祤被映雪幫著穿上一套華麗的親王朝服,今是子還都的大r穿的隆重些。外麵早就站立著黑壓壓的一片文武百官,他們來迎接昭宗回宮,一時鼓樂齊鳴、旌旗招展,全副子儀仗打了出來,好不氣派。

李祤在護駕的軍兵中看到了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這些皇家禁軍的旗號,還看到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的旗號。

這些原本是大唐王朝的主力軍隊,現在都已建製不全,淪為儀仗隊,充充門麵。

不久聖駕還都的程序開始了。首先由黃門侍郎前奏“請發”,鑾駕動鼓傳音,黃門侍郎與讚者夾引而出,千牛將軍夾路而趨;接著文武百官以萬年縣令為先導,依次京兆牧、太常卿、司徒、禦史大夫、兵部尚書等也跟著動了起來;最後整個車隊都慢慢向長安的方向行駛起來。

李祤在這陣勢之中隻能隨大流,按照禮部官員的要求,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他也不能騎馬了,隻能待在馬車裏跟著車隊行駛。

過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到達大唐的國都長安城了。車隊從明德門進入,穿過朱雀街到達丹鳳門,最後進入唐代最為宏大的皇宮——大明宮。

李祤一路上都在打量著這座世界第一大的城市,給他的第一感覺是破敗,到處是殘垣斷壁,無人修葺。朱雀大街依然寬闊,但是地麵上的青石板多有裂紋,感覺坎坷不平。

一直到靖善坊一帶,情況才好些,這裏有著名的大興善寺,房屋鱗次櫛比,街道兩側均設有排水溝,並植有槐樹和榆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長安城依然有二十餘萬常住人口。

穿過丹鳳門就到了含元殿前的廣場,車隊在這裏集中,此時已到正午,接下來並無什麼安排,主要是李氏皇族們入住大明宮各宮殿。

大明宮位於隋朝皇宮大興宮之東,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原名永安宮,唐太宗建造初衷是為給太上皇李淵居住,以盡孝道。但大明宮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修建於是停止。龍朔二年,唐高宗擴建,次年遷入大明宮執政。大明宮成為了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