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 3)

後來,傅如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吃完那頓飯的。

傅而至的女朋友是個英籍華人,長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人,但是笑起來很溫柔,會說一口好聽的英倫腔。

和傅如約打過招呼後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兄妹倆長得好像不太一樣。”

傅如約低頭借喝水的動作來掩飾內心的複雜,沒有接話。

她想如果當時有一麵鏡子,她應該能看到自己臉上的笑容有多虛假和僵硬。

傅而至語氣如常地應答:“一個像爸爸,一個像媽媽。”

他女朋友對這個話題不太感冒,轉而問傅而至最近在忙什麼。

從他倆的談話中傅如約知道他們交往剛剛滿一個月。

這是他的第一個女朋友。

當談論起各自的專業,女孩子說自己是學導演的時候,傅如約微愣了一下,眼裏有些驚奇有些羨慕。

這隻是一個微小的表情變化,卻被傅而至準確無誤的捕捉到了。

女生又問她為什麼會想學工商管理,她笑著說是因為喜歡。

其實不是……

沒有人知道,當初她能認認真真寫下那篇受導員關注的影評,不為別的,隻是因為她同樣喜歡電影。

而傅而至的女朋友,正讀著她喜歡的專業,學習著她所羨慕的知識。

可是她不後悔,這麼說也許有點自作多情,但是從始至終她都認為她學工商管理是再合適不過的。

傅而至學金融她學管理,未來她能替他分擔很多事情,也能讓父母高興。

從小她就活得清醒又明白,盡管傅太太傅先生真的對她很好很好,可她畢竟不是親生的,父母隻會對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無條件付出。

所以即使傅而至什麼都不會,他們仍然會愛他。

但她不行,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她和傅太太傅先生之間沒有血緣維係,所以她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拿同等價值的東西去交換。

她想要獲得的關注與愛是需要她自己用努力和討好去爭取的。

傅太太以為她喜歡笑、喜歡和一群人建立從不熟悉到熟悉的關係,喜歡用自己的交際手段去維持人脈。

其實不是的。

她隻是不想讓自己看起來一無是處,這樣傅先生傅太太會看在她可愛的份上,多愛她一點。

回去的路上,傅而至問起她真的喜歡管理這個專業嗎?

她無所謂的笑笑,說:“反正都差不多,有什麼區別嗎。”

傅而至沉默了一會,自然而然地轉過話題,問她覺得他女朋友怎麼樣。

她垂眼看著包包上銀色鏈條的紋路,牽起嘴角的弧度都像是精準量好的。

“挺不錯的呀,不過畢竟是你的女朋友,你喜歡就好。”

傅而至雙手搭在方向盤上,凝神看著路況,突然間問起了詹鳴。

“你男朋友呢?”

這麼多年,他一直認為詹鳴就是她男朋友。

她覺得很累,什麼話都不想說,也懶得再解釋:“在國內,學服裝設計。”

傅而至還想再問什麼,但她已經側過身背對著他閉眼靠在座位上,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戒備狀態,他沒有再說話。

就這樣,傅如約在傅而至的家裏住了下來。

這是這麼多年來他們兄妹之間最親密的一段時間。

有時候她會為這樣暫時的靠近而開心許久,但大多時候她總是會想到父母、想到他的那個女朋友,那點微末的幸福就像是偷來似的,留不住,過不了多久就要歸還給主人。

傅如約來倫敦的第二個月,傅而至和他的女朋友分了手。

很奇怪,傅而至跟她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她一點喜悅都沒有。她平靜問起兩人分手的原因,傅而至說性格不合適,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

傅如約因為他一句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莫名有了怒意,質問他人家和他在一起兩個多月,分手時換來的就隻有他輕描淡寫的一句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他就不會覺得慚愧嗎?

他無言地看了她一會,很淡地笑了,說:“成年人之間談個戀愛罷了,不合適就分手,誰也沒吃虧,誰也不欠著誰,我為什麼要慚愧。”

他這話說得倒是對,冷漠也是真的,傅如約被他氣得自己鬱悶了一個星期。

其實傅而至說了謊,分手的原因不是因為不合適,而是在這段關係中,他始終是處於被動的、淡然的那一方。

雖然是女孩子主動追的他,但他總有各種理由推掉約會,好不容易一起吃個飯,和對方的聒噪對比,他總是顯得那麼漫不經心和冷靜。

小姑娘也是被人捧著長大的,被他這麼不冷不熱地對待,一氣之下提了分手。也許在她的潛意識裏,她總覺得傅而至會回去求她和好,但傅而至知道,他不會。

及時止損是每個成年人都應該懂得的道理。

站在現在的角度往回看,他會很羨慕年少的自己,那時候他有血有肉,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會因為她和別的男生靠近而悶悶不樂,會欺負她,但隻能他欺負——就好比鄭懌驍不小心用籃球砸到她的頭的第二天,他隨便找了個借口和鄭懌驍打了一架。

但這幾年,他越發意識到他們之間沒有未來。

他以後會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和乖巧的女兒,她也會找到一個很愛很愛他的人。在某一個時間點,他們短暫地觸碰過,然後變成無限延伸的平行線。

在傅如約來之前,他嚐試著開始一段感情,並且以為自己能夠經營好,但事實與他想象的偏差太多。

傅如約的到來打破了他的寧靜,他突然就不想再繼續下去,對他、對那個女孩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感情的事,從來強求不了。

……

半年期限到了,傅如約回國,之後她也交往了三個男朋友。

之前她並不乏追求者,是她自己一直很抗拒,總覺得自己能抓住什麼似的。

雖然在倫敦和傅而至在一起有過短暫而快樂的時光,但她好像一點一點醒悟了,這麼久她總活在自己虛幻的假想世界,終歸有一天要回歸現實。

他們共用著同一個姓氏,叫同一對父母爸媽,未來的責任也需要他們一起去承擔。

僅僅是兄妹。

那幾段感情,其實回想起來也有美好的一部分,但全部以分手告終。

有的是因為一點小事的摩擦,有一個是她覺得對方太虛榮,甚至還有一個因為想吻她,當晚她便直接把人拉黑了。

她好像總是有意無意的拿著傅而至的標準去和他人對比,心裏就會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