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夢讓我們更熟識他(1 / 1)

題記:世人知三國,喜三國,好三國,又可曾想過,三國一直都在欺騙著世人?本書將透過對人心、人性以及為人處事方麵的分析,剖析一段不為人所真正熟知的三國,告訴你曆史究竟在對我們訴說些什麼。

正文——

我遠遠望去,一個少女正坐在池塘邊光著腳丫子玩水。她給我的感覺很熟悉,但我卻說不清這是為什麼。我下意識地走了過去,然後在她的身邊坐了下來。這時,我不經意地又看到遠處有一名男子緩緩地走了過來,頭束鳳翅紫金冠,身穿銀色龍鱗鎧,手中拿得什麼兵器一時間卻沒有注意看。

漸漸地,他走得近了,我不由起身打量了他一下。他的眉毛有些濃,麵容剛毅而不顯瘦,眼神中帶著一縷憂傷。他的個頭不算矮,以我近1米8的身高大約也隻能到他的鼻梁骨處,想來他的身高大約在接近1米9的樣子。

他看看了我,沒有說話,眼神中顯得有些陌生。我不知道他是否認得我,但是我卻知道我是認得他的。我下意識地問了句:“將軍,您的膝下就隻有一個女兒嗎?”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問,但讓我意外的是,他明顯地愣了下,也許他是在奇怪我為什麼會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然後他回答我說:“我除了有個女兒,還有個小兒子。”我下意識地又問道:“那他叫什麼啊?”

然而,他沒有回答我,隻是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便走開了。他的背影看起來是那麼的落寞,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揪心。我禁不住問那個少女:“將軍怎麼了,看起來好像很不開心?”少女神情略帶憂傷地對我笑了笑,搖搖頭卻沒有回答我的疑問。之後,我的夢不知怎麼就醒了。

這夢雖然很短暫,但我卻記得很清楚,連對話也沒有差錯。說到這裏,想必有人已經猜出那名男子是誰了。其實我也不很肯定,但我想他應該就是呂布吧。而那個少女看起來大概不到二十歲的樣子,也許隻有十五、六歲或更小,不知是不是史書上說的那個他的女兒。

有人說:意念也是一種力量,這力量可以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個夢讓我略有感觸,讓我越發熟悉地了解了呂布的性格。他既生於亂世,又出身寒門,我想他必定是很了解民間疾苦的。在古代,通常取了名還取字的人,也必然都是讀過書的。所以我想他大概從小就開始發奮地讀書、習武,並且一直堅持不懈,所以到最後他才會有那麼高強的武藝。曾經,也許他也有立過誌向,他想要改變那時混亂的現狀。可是一直到最後,他也沒能成功。

記得,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複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

也曾對劉備發出過這樣的感慨:“我與卿同是邊地人。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耳!”

更是在白門樓對左右親衛這樣歎息過:“卿等可取吾首,詣曹操耳!”

為何「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為何一個「欲求兵西迎大駕,光複洛京」的人,卻要被說成是叛國者?那時的人性究竟被扭曲到了何種地步?難道「自還相攻,莫肯念國」的那些人,就是史書上那時所謂的正義之士嗎?這恐怕是不盡然的吧。

曆史究竟在對後人訴說著什麼,它又是否曾告訴過我們,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偽的?什麼是忠厚的,什麼是狡詐的?什麼是智慧的,什麼是愚蠢的?究竟,我們可以從曆史中學到什麼?從這一刻起,我將會向你講述一段不一樣的曆史。

;

如果您覺得《無雙夜二之統一》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