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和親 下(1 / 2)

南邊戰事未平,和親私逃更給了h部可趁之機,既見過戰亂,她便不能就這樣逃走。

明珠靠在嫂嫂肩頭,兩個女人雙手交握,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皇後睫毛微顫,將淚意壓下,緊緊握了握明珠的手。

“你放心,你帶去的人和東西,我都會仔細檢點。”

明珠卻不在意,她自回來之後,日子便過得簡樸,日日習武不綴,兄長還當她成了武癡,隻她自己知道,是因為什麼。

明珠也反握住嫂嫂的手:“我不擔憂自己,隻擔心嫂嫂和康兒。”

康兒該立太子,可陛下遲遲未下決斷。

上回文臣上疏,便推說百廢待興,不急立儲。

此戰曲正立下汗馬功勞,曲妃又是他的族妹,明珠已經能想到康兒日後的艱辛。

康兒無憂無慮,在榻上翻了個身,胳膊打在明珠身上,明珠捏了捏他胖白的小手,儲位之爭,委屈並不能求全。

皇後微微一笑:“你放心罷,康兒是嫡長子,他將要開蒙,我為他擇李卿為師。”

李瀚海此時還不能與曲正相提並論,可他師承顯赫,才幹卓越,聲名極好,同窗同年遍布朝堂上下。

更何況他是正經科舉出身,曲正可沒有功名,為皇子擇師,自然該擇正統,拿這話堵住了曲正為皇子師的路。

皇後選他,是步妙棋。

可明珠知道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叫她心中黯然。

李瀚海極愛他妻子,家中隻有一妻,無嬌妾無美婢,李瀚海實在不像是個懼內的人,便有傳言說他妻子十分美貌,他才不動如山。

命婦們進宮請安,獨她回回推病,直到皇後垂問,她才不得不進宮來。

臉敷輕紗,揭開一看,芙蓉粉麵,一道長疤自額角起,劃過鼻梁。

宮娥們輕聲抽氣,誰也沒想到,李大人的妻子竟會是這番容貌。

曹瑛娘放下紗簾,柔聲道:“臣婦姿容鄙陋,冒犯娘娘,萬望恕罪。”

明珠就坐在嫂嫂身邊,指尖微動,扣住裙上繡的金線山茶,她略一恍神,方才覺出嫂嫂在自己身邊輕輕顫抖。

李瀚海如此人品,才能當康兒的師傅。

在封地之時,明明滿府和樂,不過三四年,局勢竟變成這樣。

皇後知道她心中在想什麼,攬住她,緩緩說道:“陛下承過謝真人的情。”當日在望津渡,謝玄召來大風,吹走船隻,助陛下逃跑。

“我已告訴他了,那日我提早發動,求生不得,是謝真人從天而降,找來穩婆,讓我順利生下康兒。”

有人敬他如神o,有人懼他如惡魔,可他是什麼來曆,帝後二人心知肚明。

陛下心意難測,可她心中篤定,康兒會是太子。

若說謝玄小小幫助明珠,還是因為朋友之誼,可替她接生又是為何?隻能是她因為肚裏的孩子非同凡響。

“珠兒毋須擔憂我,我與康兒絕對無事。”

曲正已經去查實,確有這麼個穩婆,不是這些日子才說自己遇仙,而是四年前就有傳言,連接生日子都能對得上。

他自然可以殺了穩婆,將此事當作皇後胡說,可他……不敢。

明珠蹙了眉頭,那嫂嫂怎不早說,側身一看,見她目中有淚,心頭了悟,她是想看看兄長會不會立康兒為太子。

自此,夫妻情份一絲無存。

桃花發時,明珠拜別帝後,自貞順門發嫁。

陛下對她道:“h部的族長正當壯年,你的兒子將會繼承部族,兩邊永世交好。”

明珠一襲嫁衣,端正聽著,見嫂嫂到底支撐不住,哭得背過身去,她躬身下拜,坐上大車,離了宮門。

和親的隊伍浩浩蕩蕩行過朱雀街,到了人少的地方,明珠便從大車中出來,她早就換下嫁衣,一身騎裝坐在馬上。

禮部官員方要勸阻,她便夾擊馬腹,跑到最前麵。

自二月走到六月,隊伍即將出關。

這一路上,她都在打聽小小和謝玄的消息,小小聽說她要出嫁,說不準會來找她,她們還能說說話。

可走了一路,謝玄小小的消息不斷,卻沒有來找過她,那些江湖傳言也不知真假。

出了關門,便是塞外,明珠回馬凝神,望向邊關城樓。

日頭將要落下,餘暉將邊城土樓勾勒出金線,明珠立馬站了許久,久到送親隊伍都出了城關,她這才一勒韁繩,策馬出關。

路上有驛站停留,到了草原便隻能紮營露宿。

h部接應的人遲遲未來,禮部官員給接親使臣施壓,可連使臣是在去歲草原霜凍之前上京接親的,他也不知部族出了何事。

明珠坐在車中,對官員道:“我們不再往前,就在此安營等待。”

這裏離城關還近,要是出了事,還能退回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