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裏者半於九十。這老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似乎是看不到自己的將來,鄰居家的孩子張銘在最後的考試前離開了學校轉跟一個遠房親戚學了技工,至於這個選擇的將來是怎麼樣的,王祿不得而知,畢竟現在的采礦行業的人工需求早就趨於飽和了。

隻不過人存於世再不濟總能混口飯吃,也不準張銘能有什麼造化,畢竟每個人都是有未來的。

臨走的時候張銘對王祿了很多,包括自己做的一些傻事和對過去的後悔,甚至是基於想拖延工作時間目的到現在才走的事情。王祿隻是聽著。張銘和王祿不太一樣,盡管都是單親家庭,但張銘的老爹每酗酒幾乎不怎麼管教這個孩子,在鄰居們看來張銘能考上高中已經是這孩子足夠自覺了。

至於後來張銘因為什麼一落千丈自不必多。

張銘也清楚了正常下來自己的成績或許都沒法進入大學,做出這樣的選擇後身為玩伴的王祿隻能支持和祝福。

很的時候,王祿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是靠不住的。

從第一次發現韓清露其實是不會做飯的,到自己學會做飯,王祿初步產生了質疑世界的意識,從延遲入學到自己去辦理入學手續,老師教導主任驚為人,王祿表示已經習以為常,再到幫同學追回騙走的幾百塊,王祿同學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普通人。

與張銘不同的是從到大,在十裏八鄉鄰居街坊口中王祿一直也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就這樣帶著自己不靠譜的媽,一路活到十八,成了人家嘴裏的奇話。

但是,對王祿自己而言,卻有不一樣的看法。相比較身邊各種神采飛揚的同學們,自己隻是一個學習成績尚可的普通人,王祿從沒覺得自己哪裏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即便偶爾出現了一點不普通也都隨著時間消散了。

自己確實就是一個普通人,有些聰明,有些情緒,普通地麵對生活,普通地迎接困難,普通地上學畢業以後普通地成家工作,普通地死去。如果有可能的話,自己會娶一個普通好看的妻子,養兩個孩子,男女也不重要,隻是讓他們有些陪伴,而後過著平淡普通的生活直到一生結束。

相比較那些自信的過分的同齡人,自己或許永遠不會是他們的同類。

“老周!你站住。”

作為王祿從初中到高中的摯友,周超,這貨似乎有些事情一直沒有對自己坦白,王祿一直心有所感,卻沒有開口,直到這次高考的徹底結束,王祿決定問問。

“祿祿,你怎麼了?”

“你一直有事瞞著我。”

“什麼事啊?”

“我不知道。”

“靠!你有病吧?”

“就是因為我不知道才問你。”王祿認真地看向周超。

周超一時間愣在那裏,良久歎了口氣。

“行吧,不裝了,我攤牌了。我富二代的事實也不瞞著你了。”

“打住,這我知道。”

這回輪到周超認真了。

“你怎麼知道的?”

“我不瞎。”王祿白眼一翻,沒辦法,和什麼人什麼話,貌似他兩就從來沒正經過。

“我是有沒有具體的破綻,漏洞?”

“你覺得穿的破破爛爛就是平民了嗎?你對節約是沒有具體概念的,就算對窮你也隻有一個寬泛的意識。我沒見過穿不起衣服的人買沒有實際用處的飾品。”

“我就不能靠攢下來的救濟金買嗎?我就不能虛榮了?”

王祿不置可否。

“還有呢?”

“沒了。”王祿根本不想話,已經跑題了!

“不瞞你,我本來是有兩條路走的,一條是按照我爹的意思去公司繼承家業,第二條是我去自由地上大學然後混幾年到了年紀再去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