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多麼讓人浮想聯翩的美妙時刻。但是,這一天對於王天一來說,卻是別人眼中他一生的恥辱,而且是大哥王天祥強加給他的。
堂妹王梅慌慌張張跑到喜宴上時,王天一正被幾個小青年灌酒灌得東倒西歪。
“王哥,好褔氣!有父親為你辦了終身大事,讓人羨慕哪!我怎麼沒這麼好命呢?”
“哪······裏······結婚嘛,早死早超生,還不就是那樣嘛。要傳宗接代,我爹才想到我有點價值。我可沒有一點高興的樣子,這是我爹想要我結的婚,不是我想的,連新娘梁施棋我都隻見過兩麵,現在都想不起她長什麼樣。”
王梅走到王天一旁邊,湊到他耳邊小聲說:
“哥,到新房去,我有話跟你說。”
“我······喝酒呢,有······有什麼話就在這兒說。“王天一醉氣熏天地說。
“·······“王梅不知如何開口。
“傻憨,肯定是新娘子想你了,叫你妹來請你入洞房,你就是個瓜娃子,什麼都不懂。要不要我教你?可以親身示範喲。“一個小夥一臉賤樣地開口說,大家一哄而笑。
“哥······”王梅都快急哭了,脫口而出,“二嫂不見了!”
“啊!”所有人目瞪口呆。
·················
全村出動,找了一整夜。隻差沒掘地三尺,就連王天一小時候愛去的村後山櫟樹林都掃了一遍,新娘子就這麼不翼而飛。直到天亮了,王天一的娘陳菊花才叫了起來:”天一,你哥呢?“
是呀,全村人亂了一晚,誰了也沒看見王天一的大哥王天祥。
王天一家世世代代是農民,窩在這大山裏,從沒有人到縣以外闖過。
七十年代,公社自主辦學,建了初中,王天一的父親王能小學畢業後,沒錢讀書,混了幾年工分。王天一的爺爺求村支書把父親找到公社初中食堂打工,都被村裏人眼紅了好幾年。王天一的父親在公社食堂涮了幾年碗,煮了幾年飯,娶了王天一他娘。
七六年生了王天祥,八一年生了王天一。一九八0年,南山省土地包產到戶,王天一家分到了兩畝多薄田,幾畝山地,結束了人民公社吃大鍋飯,出工不出力混工分的日子。王天一的母親一個人又要拉扯孩子,又要下地幹活,一年來沒什麼收獲。看著村裏人糧滿倉,王天一的父親王能在公社食堂也幹得心不在焉,經常偷偷回去種地。
一年後,公社中學校長讓他安心回家種地了。本來回家種地也是王能的心願,但以這種方式達成讓王能心裏窩了股火。回家後,王能下定決心要把兩個兒子培養了比公社中學的校長更有出息,讓他看看。
王能最先把目光瞄準了王天一的哥哥王天祥,一年級就開始逼著背乘法口訣,稍有差池就把王天祥打得鬼哭狼嚎,十裏耳聞,人人驚心。還好王天祥學習一直不錯,王天一逃過了父親的精心培養,得以野蠻生長,最終沒被父親看入眼。
王天祥初中畢業時,父親想讓他考中等師範學校,這樣可以早點畢業。王天一小王天祥五歲,中師學校隻讀三年就可以分配工作,王天祥參工王天一才初中畢業,家裏條件改善,王天一升學可以多種選擇。
土地包產到戶後,王能和妻子一年四季,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幹活,家裏人不用餓肚子了。可家裏的農作物不值錢,實在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雜費,全鄉公社中學合並到鎮上,新建學校,每年每生還要收四百元建校費,這些費用讓農民王能苦不堪言,為了麵子硬著頭皮東拚西借。
可惜天不遂人願,王天祥初中畢業隻勉強上了高中線,離中專、中師分數線還很遠。高中雖然費用更貴,也不能不讀呀,因為無數人想讀還考不起呢,萬一考起大學,那真是光宗耀祖。王天祥在父母的殷切希望中,踏上了夢想的征程。
為了了解兒子的學習情況,王能每月末都不讓兒子王天祥回家來拿生活費,自己走四十裏的路到鎮上,再一輛一輛地攔開往縣城的運煤車,看誰勉費把他載到縣城中學裏,帶生活費給王天祥,檢查兒子的學習情況。
三年之後,王天一初二下學期考完試回家,開始了砍柴、割草的暑假生活。他的學習並不差,特別是初二一年,生活的艱辛,讓他沉下心來默默的學習,從初一的全校中等進步到了前100名。正當他憧憬著初三的美好時,父親告訴他,他的學校生活結束了,因為大哥王天祥雖然沒考起大學,但初中就可以考的中專沒本事考起,高中畢業時他卻考起了中專,雖然晚了三年有些丟人,但畢業好歹國家包分配工作,拿到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