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鎮場,一貫自信的主持人都覺著矮了幾分,不自覺的問道:“周總,你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
周青峰為此哈哈大笑,“這個問題提的好。在很多國人眼裏,自己腳下的土地貧瘠,落後,窮苦。但在我眼裏,這裏處處都是發財的機會。
有幾個人想過,十億人口的統一市場是多麼難能可貴的金礦嗎?很多人知道‘聖光’搞了VD產業,但集團介入的產業太多了。
舉個例子,成年女性用的衛生巾。為了衛生和健康,這個產品是剛需,但國內能生產的企業很少。
‘聖光’從兩年前就通過入股企業或自建工廠的方式,快速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從原材料入手,拚命的擴大產能,壓低成本。
年初,我們的原材料工廠陸續建成投產。無紡布,絨毛漿,吸水紙等等的生產線立刻全負荷生產。
今年才上手,光這單項產品的上半年銷售額就做到五億軟妹幣。明年我們還要繼續爆產能。因為全國市場是在太大了,又沒人能跟我們競爭,真是賺錢賺到手軟。
衛生用品的相關工廠在魔都,廠門口二十四時堵著經銷商拉貨的卡車。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很多客戶寧願加價采購。你我掙不掙錢?當然掙錢啊!
類似產品,集團能做到質優價廉,打得國外品牌毫無還手之力。我們明年擴產後就會想辦法出口,賺外彙也是輕輕鬆鬆的事。
當初為了供應東歐和毛熊的市場,‘聖光’經營的輕工業產品真的是五花八門。從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我們全包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不做的。”
這話來豪情萬丈,霸道總裁就應該如此。
主持人被周青峰抑揚頓挫的語調帶動,興奮的問道:“周總,再舉幾個例子。我們很想聽聽‘聖光’還在什麼行業獲得看似渺,實則偉大的成就。”
“沒問題。”周青峰也是談性來了,他翻手一攤,“墓碑,‘聖光’甚至出口墓碑。”
“墓碑?”主持人真的驚訝了,“國外難道連墓碑都從‘聖光’手裏購買?”
“當然了。我們在福建有專門的石材基地,隻用一年就占據了日本百分之二十的墓碑市場份額。再過幾年,這個份額肯定會更高。
日本人的墳地需要大量石材,還經常翻新。他們自己的人工高,墓碑都靠進口。過去是從東南亞或者土耳其巴西等國購買,但現在這個市場被我們搶了。
我們接下來要把石材產品賣到歐美去,賺更多的外彙。別看墓碑,一年能有兩三千萬美元的利潤。福建有的鄉鎮就靠這個脫貧致富。”
這聽起來像是玄幻故事。
主持人驚訝了,瞪著眼睛不敢相信。但他看周青峰輕鬆的表情,卻不由自主的意識到這並非吹牛皮。
光是賣墓碑就能發財,這太過挑戰想象力了。
“在無能之人眼裏,隻有到國外端盤子洗馬桶才能賺錢。可在我眼裏,國內到處都是尚未開發的金礦。隨便幹點啥都能帶來不可思議的財富。
所以嘛,自信點。我們比想象中強多了。”
周青峰擺了擺手,表示——我就是這麼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