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命中注定的機緣
客氏跟校兒的感情是常年累月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這是時間的沉澱,是永久的信任,就像孩子信任媽媽一樣,是無條件的,是發自內心的。
在校兒小的時候,他的確是把客氏當成了媽媽,因為客氏就像媽媽一樣地在照料著他的一切,任勞任怨,且一絲不苟,校兒從記事的時候起,就跟客氏朝夕相處,而客氏又是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人,校兒不信任她又能信任誰呢?
在後宮當中,沒有人會真正對你好,除非她用得著你,也就是說你有可利用的價值,校兒的兩位奶奶對校兒就算是不錯的了,也會因為後宮中其他的事情而忽略了校兒的存在,親奶奶尚且如此,何況非親非故的呢?更何況居心不良的呢?
因此說校兒在後宮中是孤獨的,沒有親娘疼的孩子是可憐的。在校兒急需關愛的時候,客氏出現在了他的身旁,時時看顧守護著他,這怎麼能不讓校兒感動呢?
在校兒最困難的歲月裏,陪伴他的人是客氏,保護他的人也是客氏,困難時與校兒分擔的是客氏,高興時與校兒分享的也是客氏,這種鮮血凝結成的友誼是牢固的,是令人難忘的,也是彌足珍貴的,怪不得校兒對客氏情有獨鍾呢?
一直到校兒離開人間,都不曾對客氏有絲毫的忘懷,算起來,校兒也算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呢。
我的父親就這樣在後宮當中與客氏相互為伴,相互安慰著,時間久了,校兒的內心發生著變化,這種變是潛移默化的,不知不覺間的,連客氏都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客氏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校兒的心中由媽媽的角色逐漸轉變為情人的角色,進而演變為愛人的角色。雖然客氏一直都在絞盡腦汁地討好校兒,但是事態發展為校兒愛戀自己的程度,她也是始料不及的。
客氏為了生存,為了自己地位的穩固,已經與原來的禦廚總管“離婚”了,“嫁”給了太監界的老老大魏忠賢,並且在魏公公的精心調教下,變本加曆地蛻變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禍國秧民的千古罪人了。可悲可歎的一生啊。
我的父親就是在這種類似畸形的環境中長大的,他的身邊沒有一個能夠給予他正確的指導和引導,曾經有望東李能夠給校兒一個好的作用,但是也沒能如願,一來東西太過溫柔,對於校兒嗬護有加,而管教不足,再者東李已經作古,又怎麼去指望一個故去之人呢?
所以校兒的童年時期、少年時期甚至青年時期都是在毫無教育的情況下成長的,是標準的散養模式。
要說校兒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並沒有發展成為一個暴君,那真是萬幸,是校兒本性純良的結果。
但是校兒也不是沒有惡習,隻不過他的惡作劇並沒有出格太多罷了。
在這裏為什麼要講這麼多的關於校兒的事情呢?因為校兒是我的父親,他是存在對我至關重要,因為他對我的母後始終不渝地尊敬與嗬護,使得我雖然對生父沒有太多印象,但是卻並沒有壞印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同情我的生父了。
對於客氏,我說不出來是什麼樣的感受,對於她我同樣沒有太多的印象,在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被我的叔父下旨鞭打致死了,但是我十分害怕。
對於叔父,不知由於什麼原因,我一直以父王相稱,在我的腦海裏,最初的印象,他朱由檢就是我的父親。
後來我長大了,母後告訴我,我真正的父親乃是已經駕崩了的朱由校大伯,我都被搞糊塗了,我不知道其中有說呢麼玄機?為什麼我要被送給叔父,並且要認叔父為父親?
幸好我的母後沒有變,母後的保護和關愛我是一直都享用著的,後來母後把一切真相都告訴給我了,我才恍然大悟。
因此我費了好多的筆墨寫了不少關於、鄭貴妃及客氏一流的種種劣跡,正是因為她們的陰謀算計,我才不得不改換門庭,被母後含淚送給了叔父。
關於魏忠賢我知之更少了,他夥同客氏猖狂於後宮的時候,我才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大人們的事情。
但是我必須要講一講,時光荏苒,轉眼十幾年過去了,萬曆老爸雖然常常使用什麼仙丹妙藥之類的,但是身體卻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加之他老人家常年不務正業,頹廢於後宮佳麗之中,早已經是精疲力竭,疲於應付了。當年那個生龍活虎的壯漢不見了,代之以一個老態龍鍾的病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