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世紀80年代,我開始探索和研究“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轉眼已30年。此刻,看著辦公桌上六本厚厚的書稿,心中五味雜陳。30年,“主題教學”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堅定而紮實,有多少個夜晚清華附小的辦公室燈火通明,更有整整一個寒假,屋外天寒地凍,屋內我和語文團隊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討論碰撞。仿佛一轉眼,已是2015年。

2015年,是清華附小建校百年。在弘揚百年清華附小的中國意義,實現價值觀引領、課程引領與公益服務引領的大背景下,恰逢“主題教學”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選一等獎。我一直在思考,附小人如何擁有一種天下情懷,擁有一種對教師神聖職責的敬仰,全力以赴、不斷超越,讓“主題教學”思想與實踐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為他們聰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漸漸地,我把它當成了一個使命。

核心素養坐標下的主題教學。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我們基於清華附小學生發展的五大核心素養:“身心健康”“成誌於學”“天下情懷”“審美雅趣”“學會改變”,用“主題教學”撬動學校“1+X”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把校內國家課程校本化。其中,“書香閱讀”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已彰顯其魅力。應該說,整本書經典閱讀在小學課堂嚴重缺失,單篇教學再精彩,也無法比整本書教學引領兒童的涵養深厚與深遠。主題教學在對使用的教材確定單篇經典閱讀、群文閱讀的基礎上,補充了經典誦讀篇目和180本必讀、選讀書目的推薦。這些書目的推薦與選擇,我們遵循了以下原則:

經典性:根據主題內涵的深刻與豐富程度、語言文字的典範性程度、曆經時間淘洗而得到廣泛認可等標準確定經典閱讀書目。

序列化: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有序地安排了一年級到六年級推薦閱讀內容,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口吃個胖子。比如,低年段以繪本為主,中年段有大量橋梁書,到了高年段圖書的種類會極大地豐富。

趣味性:有興趣才會發生真正的閱讀。為了讓孩子喜讀、樂讀,在選文時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審美情趣,同時兼顧兒童閱讀興趣的差異化,因此在選擇推薦書目的過程中,盡可能覆蓋兒童文學讀物、繪本、民族文化經典、科普作品、人文社科作品、外語閱讀作品等多個門類。

可以說,這些閱讀內容,形成了兒童閱讀的兩座燈塔:一座是遠處的國學經典,一座是近處的中外兒童經典讀物。兩座燈塔共同照耀並完整兒童的心靈世界。

主題教學中的群文閱讀。主題教學圍繞一個主題,形成了單篇經典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主題實踐的不同類型。這套叢書,展現的是群文閱讀體例,屬於單篇經典閱讀拓展的類別,而另一類別是整本書的導讀,這兩者完美地架設起從單篇經典閱讀走向整本書閱讀的橋梁,讓“主題教學”形成一個更趨完整的課程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