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人之中,到有不少吳凡認識之人,比如和吳凡同位第一季好聲音導師的張華,和吳凡即將合作的周銳。
和眾人打過招呼,落座之後,也沒有多餘的廢話,而是直入主題。曾經輝煌的香江影視業現在已經日漸衰落,業內都在苦尋如何重振雄風的辦法,但是這些年依然沒有任何起色,香江影視業依然是顯得毫無生氣。
賭片,黑幫片,功夫片這些標誌性的題材沒落,讓整個香江影視都有些死氣沉沉的,他們需要清晰的了解市場認可的題材。
而這就是吳凡所擅長的東西。
“吳導認為,香江影視的出路在哪裏?”曾偉第一個開口問道。他是香江電影協會的會長,是香江極其著名的導演,演員。
“香江影視當年的衰落有很多原因,而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受市場限製的緣故。香江太小,市場潛力也就那麼大。對好萊塢電影衝擊,自然難以抵擋。不過,吳凡大陸開放,市場潛力與日俱增,如今大陸擁有消費能力的人.大多都是看著香江電影長大的,對香江電影或多或少有些情懷。”
吳凡說道這兒,眾人忍不住點頭。隻是,讓他們不理解的是為何市場有了,香江電影卻還是日漸衰落,一年不如一年呢?更談不上什麼重現七八十年代的輝煌。
“別說大陸了,其實東南亞等地也是一樣的。不過,香江和內地畢竟有著許多差異。何況,社會在發展,電影也在發展,影迷的口味也在改變,香江影視若真想打破如今的窘境,在我看來,還得從電影本身下手。”
“創新,尤其是編劇上的創新。而且在編劇上麵保持香江電影內核的同時,還需要融合內地市場”
“當然,這隻是我的看法。若說對香江電影的了解,諸位前輩比我認知得更清楚。”
眾人並沒有急著開口,而是沉思起來。
香江電影這些年票房不理想,口碑也不甚理想。就算口碑好的,票房都有些差強人意。所以,香江電影人有些迷茫。
香江電影人在內地成功的人不少。比如洪濤,比如周銳。周銳的電影《一路在逃》票房很好,但卻並不能算是香江電影。編劇是內地的,製作出品公司也是內地的。周銳不過是導演和主演而已。
當然,周銳擔任導演和主演,電影裏麵自然少不了香江電影的影子。但也就是影子而已,算不得真正的香江電影。
香江電影裏麵的東西在那部電影之中不占主導。
吳凡說香江電影需要創新,其實有些委婉,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在說香江電影還抱著以往的思維,有些守舊。這種事兒,就像一個梗,第一次用的時候給人眼前一亮,可用多了就難免讓人厭惡,心裏起抵觸情緒。
想要在內地取得好的成績,那麼久得融合內地市場。融合之後,香江電影還是不是香江電影,那就得看誰占據著主次了。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
就如《臥虎藏龍》這是一部武俠片,一部透露濃濃東方味道的電影。但為何會在西方取得那麼好的評價,那麼高的票房?還不是因為吳凡在編劇的時候融合的西方的市場,對準了西方影迷的口味。
誰敢說《臥虎藏龍》不是一部華夏電影?
那麼一部透露著濃濃香江味道的電影,融合了內地市場,誰還會說它不是一部香江電影?
當然,這麼多電影人聚在一起,不可能隻是吳凡一個人說。
吳凡說了,其他人自然會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後再討論一番。都是圈內頂級的電影人,自然都有著自己對電影的見解,爭議在所難免,但在爭論的時候都注意這措辭,尤其是對吳凡的時候。
畢竟,很多是第一次見麵。
而很熟,關係有極好的若是出現觀點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時候,爭論起來可就是口沫橫飛,跟吵架沒什麼兩樣。
一番討論,吳凡受益良多。吳凡舉得,若有機會,這樣的聚會可以多參加一些。
“吳導有沒有想過拍攝一部香江電影?”
“編劇也好!”
吳凡見眾人看過來,笑了笑,說道:“若是執導的話,短時間抽不出時間。但編劇的話其實我手上就有一個。”
“你手上有劇本?”不少人驚呼了出來。
吳凡的劇本,在圈內可是極其出名的。吳凡入行沒多久,但獲得的最佳編劇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一部警匪片!”吳凡一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