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內香火繚繞人頭攢動,善男信女們跪在神像前虔誠地祈禱著,有祈求城隍爺保佑平安的,有祈求雷公保佑風調雨順的,有求告觀世音保佑人丁興旺的,一時間人聲嘈雜,嗡嗡之聲不絕於耳。
縣城的另一處是法門寺,法門寺同樣香火旺盛。
大雄寶殿前,二十幾個和尚排成方陣盤腿坐在青銅香爐前敲著木魚閉目頌經。和尚們對麵,善男信女們焚香磕頭求佛保佑。
在這的舞陰縣城,像這樣的廟宇就有十餘座,而且座座生意興隆香火旺盛,善男信女隔三差五便來進香。
這樣一來,倒便宜了廟裏的那些和尚道士們,個個吃得肥頭大耳滿麵紅光,從來不會為香火錢犯愁。
這種現象不光發生在舞陰縣,整個南梁境內皆是如此。
其實,數十年前,寺廟道觀也沒那麼吃香,可是在蕭衍蕭衍代齊稱帝以後就發生了變化。
蕭衍雖然英明神武,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信奉鬼神,這也是曆代帝王的通病。
蕭衍自登基以來便大力提倡尊崇神靈,三日一進香,五日一祭祀,有時興致一來還會在廟宇呆上一段時間,名曰“出家”。
皇帝這樣,滿朝文武自然就紛紛效仿,更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嫌事大從中推波助瀾,鬧得朝廷烏煙瘴氣。
久而久之,南梁境內自上而下便形成了一種崇神風氣,鬼神之大行其道。上自皇親貴胄,下至名門旺族,無不以信奉神靈為榮。倘若誰要是不信神或稍稍提出異議,那便被視為異類甚至是叛逆。
數十年來,在崇神之風氣盛行下,各地廟宇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全國上下香火繚繞,儼然是一座大的寺廟。
然而,任何事物都非絕對,在南梁境內也有一些不信鬼神的人,隻是非常稀少而已,範縝就是其中的一個。
範縝是南陽郡舞陰縣人,年方三十,文武全才,生得皮膚白皙英俊瀟灑,眉宇之間透著一股生的正氣。
他從不信鬼神,十五歲起就經常與十裏八鄉信奉鬼神的鄉紳名流進行辯論。由於他學識淵博口才出眾,信奉神靈的人常常被他駁得理屈詞窮啞口無言。辯又辯不過他,打也打不贏他,無奈之下隻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久而久之,範縝的名聲便在南陽一帶傳開,人們給他送了個外號叫“範無神”。
其實,範無神並非一個人在戰鬥,他還有個幫手叫蕭琛。
蕭琛是範無神的妻弟,年方十八,生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眉目之間透著機靈。
他的無神論立場雖然沒有範無神堅定,但是對範言聽計從,是範無神的忠實跟班兒。平時,範無神讓他往東,他不往西,讓他打狗,他不攆雞,除了睡覺不在一張床上外,吃飯出行都是形影不離。
話時下正值舞陰廟會,範無神和蕭琛在家覺著煩悶,便決定到廟會上逛一逛。
二人出了胡同,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邊看熱鬧邊聊。
前麵不遠處的街邊兒,密密麻麻地圍著一群人,人群中有個人不知在大聲講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