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民族複興軍北部戰區,14機動大隊營地。
防守大門的哨兵一臉困倦的拄著步槍,絲毫沒有一點站崗的樣子。也難怪,畢竟他身後的基地屬於那種戰略位置不重要,裝備落後,爹不疼娘不愛的類型,平常連隻鬆鼠都看不見。
於是當他看見一大串黑色的車隊開過來時,第一反應竟然是“活見鬼了?!”
哨兵不敢怠慢,連忙拿起哨亭裏的電話:“啊,總部,我這裏見到一支黑色的車隊,我們最近有給養車隊嗎?”
“沒有。”
“……嗯……,你確定?”
“是的……啊,等一下,在下午會有一支裝備補充過來,具體是什麼,啊,等一下。”
哨兵能想象得出總部那個混球連忙放下茶水之後打開大隊日誌的過程。
“啊,在這兒,……新裝備,我擦?啥時候咱們這麼財大氣粗了?”
哨兵真想對著電話大喊你丫給我快點,可惜對麵比他軍銜大。他隻好等著那個軍士品頭論足完。
“……啊,好的,檢查一下就放行。”
與此同時,車隊的詳細信息也傳到了崗亭的電腦裏。
“咋樣?”班長走進崗亭,他看了眼電腦,之後對門後喊到:“出來!幹活啦!”
三個哨兵從大門後的陰涼處出來,“啥事啊班長?”
“出來幹活。”
就在哨兵忙著和總部聯絡的時候,車隊也開到了營地前。
“媽呀,我滴個乖乖,這車還真是不小。”
“機甲運輸車吧。”
“差不多。”班長走上前示意這輛有兩米高的黑色8輪大卡車停下。
“同誌,出示你的證件。”
司機用手指了指,“證件在後麵的車上。”
“證件在我這,中士。”
班長轉過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套黑色的常禮服,這種常禮服一般是直屬中央的實驗部隊的穿的,換句話說就是禁衛軍製服。之後他的目光轉到了常禮服肩上的中校肩章。
“敬禮!”
哨兵們齊刷刷的向中校行禮。
中校隨便行了個禮,之後走過來把證件遞給了班長。
班長喊了句“禮畢!”後才接過證件,之後將證件檢驗區對準手中的識別器。“……好的,首長,歡迎您。”
“沒有問題?”
“沒有。”班長還回證件,“把門打開。”
能抵擋14.7mm機槍彈的大門在電機驅動下緩緩拉開,趁這功夫兒,班長問這個中校:“首長,這裏麵……是機甲?”
中校笑了笑,“沒錯。”
“從毛子那買來的DBR77?”
“不,不是。”中校露出鄙視的神情,“斯拉夫的‘德拉科’怎麼能和這個比。”
“那……是DBR82?”班長聯想起現在斯拉夫的最新機甲。
“那東西咱們還買不來,更何況那東西不比我們的強。”
“那這裏邊是……?”
“嘛,告訴你也沒關係,這裏邊是我國的第三代機體,FVT22‘護旗手’,我國最新的,也是世界最好的三代機。”
中校明顯帶著驕傲的神色。
四個小時後。
“嗨嗨,讓讓!讓我看一眼。”
“滾蛋!我還沒看爽呢!”
“我說你倆能不能別推搡?抬頭不就能看見,推個啥!”
機庫裏一幫士兵聚成一個半圈,被黑色軍服的士兵隔在隔離線外,遠遠地看那台被立上整備架的機甲。
這台機甲有14米高,整體上與國外的第三代機甲差不多:集束天線、反應裝甲、電磁排斥關節。不同的是,這台機甲采取了駕駛艙在後部斜上方開啟的布置,而不是常見的前方向下開啟。使用了飛行機甲的後置式進氣道,卻又沒有主發動機和飛翼。背後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接口,像是為了什麼準備的。小腿部分有一個矢量噴口,這對於陸戰型機甲來說就是廢物,其它各國的陸戰機體都沒有類似的設計。
“真是個有我國特色的機體……”
“這機體設計的帶著股邪氣……”
“206所的精英們這是在幹啥?”
“聽別人打聽來的消息說,這機體比毛子的第三代機還好!”
“不見得。”
各個中隊的駕駛員們議論紛紛,誰都不信這東西比斯拉夫的機體還好。畢竟這東西瞅著太不倫不類了。
“……這機體好像還不錯。”
一名駕駛員聽到旁邊有人說這話,於是轉過頭來,“哎,辛北,你來啦!”
被叫做辛北的駕駛員點了點頭,目光卻沒有離開麵前的機體,嘴裏喃喃自語,像是瘋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