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德十七年九月十五,南唐皇帝李寅向全下公布了一條消息:在南唐玉瑤公主生日前一,即下個月十月初一,將會在唐國都京都舉辦比武大會,第一名可迎娶玉瑤公主,成為大唐駙馬,第二名可從大唐寶庫中任選一件寶物,第三名賞一千枚金幣。
獎勵如此誘人,一時間全南唐的武者都紛湧而至,甚至鄰國都有人聞訊趕來,這些人當中有奔著彩頭來的,就算當不成駙馬,選一件寶物或者千枚金幣也是極好的。有希冀著在比武中被達官貴人看中,從此衣食無憂的,還有想借此機會與眾人切磋一番的,這也注定了這次的比武大會將是南唐數年來最宏大的盛會。
這正午,金陵城南郊來了一支隊伍,尤為引人注目,不僅是因為這支隊伍規模龐大,足有千餘人,更是因為這千餘人乃是南唐最大的宗派龍虎山的弟子,領頭的騎著一匹高大的麋鹿,正是龍虎山當代師張樞。
龍虎山在京都東南三百裏,乃是道家聖地,宗門內弟子上萬,香火極旺。張樞年近四十,一身修為早已大成,這些年來他帶著龍虎山弟子肅清了南唐境內的妖獸,是個令妖獸聞風喪膽的人物。也許是地位使然,如今的張樞氣勢內斂,顯得更加成熟穩重。
如此地位的人自然不能和旁人一樣的待遇,南唐太子李懷安,五皇子李懷瑾,六皇子李懷信從清早便在此等候。
李懷安頭戴金絲寶冠,穿著一身鵝黃色錦衣,腰帶上鑲嵌著三顆雞蛋般大的乳白色的寶石,腳蹬一雙登雲履,極盡雍容華貴。
見到龍虎山一行人,李懷安甩開隨從,來到張樞身前躬身行禮道:“師遠道而來,父皇國務繁忙,特命我出城迎接,父皇已在宮中設宴,還請師移步。”
張樞內心有些不滿,以往老師來京都的時候都是南唐皇帝親自出城迎接,現在就派了個太子來,這是在給自己這個新師一個下馬威不成?於是張樞也不回禮,就讓當朝太子李懷安就這麼躬著身。
李懷安倒也坦然,見張樞有意為難自己,自然又不失儀態地站直了身子。
沒等張樞繼續刁難李懷安,一旁馬車內的婦人掀開轎簾,對三位皇子招手道:“安兒、五、六,過來讓姑姑看看,好些日子沒見了,姑姑可惦記著你們呢。”
話的婦人是張樞的妻子,李寅的妹妹李望舒,這也是為何除太子外的兩位年幼的皇子也來迎接的緣故,張樞不僅是龍虎山的新任師,還是他們的姑父。
李懷安和兩位皇子一同向李望舒行禮:“姑姑。”
李望舒身邊探出一個人兒,身穿紫衣,柳眉杏眼,卻是李望舒長女張明華,正直豆蔻年華,模樣與其母有幾分相像,見到幾人,張明華的臉上寫滿了失望,對著幾人問道:“四哥怎麼沒來?”
張樞和李懷安一個是龍虎山師,一個是南唐太子,他們雖然是親戚,但在千餘龍虎山弟子麵前他們分別代表著龍虎山和南唐皇室,他們話的時候身份超然的李望舒可以插話,但是張明華沒有那個資格。
因而李懷安沒有回應,轉身向張樞道:“四弟今日當值,如今京都魚龍混雜,四弟實在是抽不開身,還請師、姑姑諒解。”
李望舒心裏清楚張明華不該在談正事的時候多嘴,而且李懷安貴為太子,張明華不先向李懷安行禮,反而直接問起了四皇子,於公於私都不過去,當即訓斥了張明華幾句。張明華不以為意地吐了吐舌頭,悄悄地向車內的另外一人,張樞長子張啟明做了個鬼臉,兩人一起偷偷笑了起來。
有了李望舒和張明華這番打岔,張樞也沒有再問責,不過他的心思卻是活泛起來,南唐皇帝沒有親自出城迎接不單單是輩分的問題,這更代表了南唐對龍虎山態度的轉變。張樞不知道是什麼給了南唐皇帝這樣的底氣,不過看來這次他是來對了,正好可以借著這次京都之行一探究竟。
眾人一同進了城,此次龍虎山眾人於公是應南唐皇帝的請求,前來維護治安,以免比武招親出現什麼差錯,故而城內早為龍虎山眾人安排了住處。於私張樞剛擔任師不久,想借此機會樹立威信,因而本不該輕易下山的龍虎山師為了一個南唐公主的比武招親,親自帶隊來到金陵,不由得讓旁人疑惑為何南唐和龍虎山的關係何時變得如此親密。
夠身份入宮赴宴的除了張樞一家四口,還有一同前來的老師的幾個兒徒,其餘的龍虎山的弟子在李懷安隨從的帶領下前往城內駐地。
張樞一行隨同李懷安來到皇城,南唐皇城高九丈,城牆上每十步便有一名紅袍披甲將士,皆是虎狼之士,此便是南唐赫赫有名的禁軍,名“神策”,神策軍選拔極其嚴格,是南唐精銳中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