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發生在明朝初政不久的“永樂”年間。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之名發動了“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打敗惠帝統治集團,奪取了明朝政權,建元永樂,是為明成祖。
朱棣在攻下南京後,迫令惠帝在位時的翰林侍講學士方孝儒為他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儒不依,大罵燕王,遂被處死,禍及十族,慘不忍睹。
方孝儒事件之後,明成祖餘怒未消,仍派人明查暗訪,凡與方孝儒有過親密接觸之人,尤不放過。
這是李造將軍府。李老將軍已六旬有初,為人謙和,甚得民眾褒稱。李老將軍花甲之時,幸添一子,取名李蕭儒,滿府皆喜,其樂融融,如今已有六年了。
李蕭儒剛滿六歲,小家夥古靈精怪,十分惹人憐愛。這一日正是李蕭儒的六歲生日,一大早他就蹦蹦跳跳地來到母親的廂房,大聲地說:“娘,娘快起來。”
李夫人正自睡得香甜呢,聞言不由得一驚而起,見是自己的愛子,就說:“乖孩子,一大清早地就把娘給叫醒,這是為的什麼呀!”
“娘不是說,今天是我的生日麼?那就快點起來呀。儒兒要您做大大的棉花糕來吃呢。”
“唉,你這孩子!——哦,你爹爹呢,這麼早到哪兒去了?”
“爹爹他說要為孩兒準備一份禮物,一早就出門啦。”小家夥晃著一對靈動的大眼睛說。
“好,為娘這就起來,為儒兒做棉花糕。”說著話,轉首向門處,喚來隨侍丫鬟小翠兒道,“小翠兒。”小翠兒在門外應了一聲,急忙端來麵巾臉盆等,李夫人洗漱完畢,走到廚房裏去了。
小翠兒跟進,說:“夫人,少爺可是精靈得很,偏要您親自下廚,說小翠做的棉花糕沒有您做的好吃。”小翠兒今年十六歲,瓜子臉蛋兒清清雅雅,倒也有幾分靈秀之氣,深得夫人寵愛。
“這孩子!”李夫人笑著,說,“就是平日裏太寵他了,竟是越來越滑頭!”
“誰說的!”六歲的小蕭儒小跑著進來,左手輕刮著小臉蛋兒,天真地數落開了:“娘這大人,背後說人壞話,羞,羞羞。”逗得李夫人跟小翠兒忍俊不禁地笑起來。
李蕭儒剛一說完,就又小跑著出去了。卻見他來到莊園院落,倚身在假山旁,假山旁邊就是一池清澈的綠水,魚兒遊曳其間,十分可愛。
李造一生清淡,素喜修竹,隻見這庭園裏奇花異卉不少,偏是翠綠修長的竹子就占了半數以上的麵積,加以假山聳峙,花卉點綴院中,更趨幽雅了。
現在,李造剛從外頭回來,見著自己的兒子正在觀玩著魚池裏的魚兒暢遊,他清臒的老臉上不禁露出欣慰。李造走近兒子身側,小家夥機靈得很,偏過頭來就發覺了,一下撲進父親懷裏說,“爹爹,您為孩兒買了什麼禮物了?快讓孩兒看看!”
李造笑著,“這個不忙,待會兒爹爹再給你驚喜。”正說著,忽然前廳傳來異亂之聲,這老將軍耳目靈敏,於是急忙說,“儒兒,爹爹去去就來,你可別走遠了。”遂快步走向大廳處。
李蕭儒眼見父親頭也不回地去了,自個兒正感沒趣,忽然看見一隻大花貓從眼前一溜煙地跑過,李府從不養貓,現在他感到欣喜,就跟著花貓的方向追去。
卻說李造走向大廳,隻見廳上已經大亂,不看猶可,這一看,登時心膽皆驚。原來正是同朝為官的皇宮侍衛統領霍雄率兵氣勢洶洶而來。這霍雄的前身隻是一介布衣,後追隨王爺朱自欣,被燕王看中,及至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就跟其在皇宮謀了一個護衛統領之職,權掌一方。昔日李造跟這霍雄常因政見不同,兩人勢同水火,今朝這霍雄率眾而來,怎不叫他吃驚害懼呢!
霍雄見李造步出,大聲喝道:“李將軍,你可知罪!”
李造皺著眉頭,但究是堂堂一將軍,聞言冷冷地道:“不知霍大統領此番前來,究是何意!我李造堂堂男兒,自問心無愧,卻是何罪之有!”這時李府上下都感到氣憤,有幾個護院武師正想躍躍欲試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