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陳說利害(1 / 1)

陸鶴縱馬出了柳城,一路有驚無險,不過半響,眼前堪堪就是征西將軍阮伶的中軍營帳。隻見兵林戟立,無數營寨四處屯田,以為久計,並個大營寨皆圍繞中軍營帳而立,層層疊嶂,甚得軍法。陸鶴看著,不由嘖嘖讚歎。

就在陸鶴在駐馬遙望之際,忽有一隊人馬約莫一百餘人,為首者乃是一個長須大漢,身穿金甲,足踏登雲靴,手持銀槍,甚是威武,手下一百精壯校,個個手持鋼刀,怒目而視。

陸鶴暗自思襯,這必是大將,不知是征西將軍手下還是安南王手下,先不可輕舉妄動。

“你是哪一部的。”那名大漢道。

陸鶴暗叫不好。然而不答卻又不行。

“我是征西阮將軍部下卒,冒犯將軍虎威,望看在我家將軍份上不與人計較。”

那大漢聞言,竟哈哈大笑:

“我正是阮伶。”

陸鶴正驚疑不定。

那大漢突然轉怒:“我部下凡是騎兵,我都大體認識,你卻是麵生的很呐!若敢欺瞞,軍法處置!”

“這,將軍可否屏退左右。人有要緊事稟報。”

阮伶看了看陸鶴,不置可否。揮手讓眾人退出了一箭之地。

“我是柳城一百姓,不忍看將軍將來受刀斧之禍,特來提醒將軍,無意冒犯將軍虎威,望恕罪。”陸鶴不卑不亢道。

“哦?如今我大軍二十萬圍城,破城之日可待,為何又我朝不保夕?你可以詳細。”

“將軍請想,柳鎮東平日深得軍心,軍民敬服,然而本朝國君昏庸無道,這才逼迫鎮東造反,實非迫不得已,鎮東絕不會出此下策。然而,今日的柳鎮東保不齊就是明日的阮征西您了,試料想,今日國君肯滅了柳鎮東,明日若是要亡您,我看也不是什麼難事。如今的柳城不定就是明日的彭城。”

陸鶴看阮伶垂頭私自思量,料想此話起了作用,然而當憑這些辭恐怕不足以是阮伶倒戈。

果不其然,阮伶抬頭對著陸鶴,道

“得有理,但我想,未來之事不可預料,你的這番話也難以使人信服。”完,揮揮手,打算讓底下軍士送陸鶴歸西。

然而陸鶴緊接的一番話,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難道您忘了平北將軍宋翔是如何被陷害致死的嗎?”

阮伶幡然醒悟。

當年,平北將軍宋翔並鎮東柳軾征西阮伶並稱。隻因有功於朝,各擁精兵五十萬鎮守邊關。以抵禦西方燊麒國及東北方的異族部落。而二十年前,平北將軍宋翔被上任國君張輚詔去南部大荒之地同安南王一起圍獵上古妖獸。不幸此時正逢異族大舉進攻邊關,由於調走十萬精兵,再加上邊關主將不在。且不知為何剩餘四十萬大軍不作絲毫抵抗,直接撤退。導致邊關被攻破,國土淪陷許多,異族大肆搶掠,造成極大損失。張輚聞之大怒,即刻派人緝拿宋翔歸案,加以審訊。並派柳鎮東率大軍前往平定。眾將皆認為宋翔乃是無辜被抓,此舉不過是國君為安下人之心罷了,過不了多久宋翔就會官複原職,鎮守北方。不料是夜,宋翔於獄中被張輚賜毒酒自盡。隨即張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遣胞弟張緱升任平北王,掌握了兵權。此事疑點眾多,但各大世家及各大將軍都不知曉內幕,且消息又被君王嚴密封鎖,因此眾人也未能聞其詳。雖然不知道內幕,但眾紛紜。後來也不了了之。

“阮將軍乃下英傑,料到此事應該不難。”陸鶴淡淡道,“如今張荒荒淫無度,其用心歹毒更甚其父,這就是為何張荒要派遣將軍您親自不辭千裏趕赴柳城圍剿,目的就是為了將您與柳鎮東二人一網打盡,到時通信於燊麒國如何如何,再借口將軍您守備西方不力,恐怕將軍您難辭其咎。”

陸鶴又道:“將軍試想,柳鎮東兵微將少,隻需派一大將率兵征討便是了,為何要您與安南王一同征討,況且安南王兵多於將軍您,而前幾日與柳鎮東鬥陣損兵折將的又是您,到時要是安南王一發難,出其不意,就算將軍有大的本事,恐怕”

”可我乃是奉旨出征,又如何會怪罪到我的頭上?”

“阮將軍何其癡也,守備邊關乃是將軍職責所在,縱使將軍出征也應留下足夠抵禦之兵。”

“我確實留了精兵四十萬於邊關。“

“然而這四十萬大軍不但聽從將軍號令,恐怕也聽從虎符調配。若是“

阮伶大駭,忙問:“既如此,恐怕先生已有妙策相助在下,願聞其詳。”

“既然將軍有問,在下就獻醜了。在下有十二字相贈,還望將軍細斟。”。

“哪十二字,煩請先生教我。”

“聯鎮東,誅安南,兵斜穀,弑張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