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源道館(1 / 2)

贏了……

第一次比賽,就贏了

19比17,仲傑跪倒在地,振臂高呼

在第三回合的最後,青方仲傑回旋踢刮到了對手的頭部。“加5分”

“輕輕擦到而已,真的隻是擦到!”對手站在場地上久久不肯離開。

由於跆拳道已經全麵使用電子護具,因此這樣的得分根本不容辯駁,打到就是打到,得分就是得分。

這五分讓水清中學一年級的仲傑在比賽的最後發生了大逆轉。

“那個子可以啊”

“165爆頭180?”

“厲害厲害!”

“我以為這子隻會打拳呢,還能回旋踢”

濱州體育館內,人聲鼎沸。濱南省第十七屆格鬥搏擊大賽,跆拳道賽道,58公斤級的第一輪就爆出了冷門。

上屆該級別亞軍,江海中學跆拳道社的社長高原第一輪就被才讀高一的仲傑逆轉,爆出了本屆比賽的第一個冷門。

高原18歲,高三,身高180公分,而戰勝他的是隻有165公分的高一個子。

眾所周知,跆拳道比賽腿長占據巨大優勢,所以比賽中仲傑一直處於相當的劣勢。大部分得分是來自跆拳道比賽少見的技術——正拳。

跆拳道比賽分為三回合,每回合分鍾。現在的比賽得分規則相當複雜:

拳擊中軀幹得1分,

腿踢中軀幹得分,

轉身動作踢中軀幹得4分,

直接踢中頭部得分,

轉身動作擊中頭部得5分。

仲傑一共得了19分,除了對手退出場地和摔倒各扣1分,和最後逆轉的5分回旋踢以外。其他全部是高速貼近對手以後拳擊對手胸腹部。用拳整整得了1分。

而對手高原的得分就正常多了,利用腿長幾個下劈和高位的橫踢擊頭。

由於這是一的頭一場比賽,就打出精彩的逆轉。主席台上的幾位“大佬”也看的很興奮。

一位黑西裝對一位白襯衫道“可以啊,現在還有這樣技術優秀的新人。”

“我剛想吐槽呢,出拳得十幾分,現在的跆拳道什麼雞毛規則。不過絕殺這下還真有兩把刷子”白襯衫笑著回應。

“你看他的道服!”這時候,仲傑脫下護具。黑西裝也提醒白襯衫。

“心源,~~G~”白襯衫發出網絡主播式誇張的驚歎“這道館還在啊?”

“你看那個場指是誰?”黑西轉繼續提醒。

白襯衫順著黑西轉的話望過去,帶著鴨舌帽的場指教練正拍著仲傑的肩膀,應該是在給他做簡單的賽後總結。

“李…李奇俊?他回來了?拍電影嗎?王者歸來嗎?哦對了,這你的大師叔啊”

“別這樣,我們老大聽到不樂意的”黑西裝做了個噓的手勢。

“得了吧,都多少年前的事兒了。你不下去打個招呼麼”白襯衫微微一笑。

“還是算了吧……”黑西轉無奈的搖搖頭。

“心源!心源!”“水清!水清!”來自體育館看台兩撥人都在為仲傑呐喊。

仲傑是水清中學高一的新生,由於這個學校以前體育並不出名,更沒有跆拳道社。這次比賽他還是單獨以學校名義報名的,不過來了一些同學做啦啦隊。

而在這之前,他已經在心源道館訓練了三年。

心源道館是本市曆史非常悠久的道館,前身是心源拳館,據從八十年代就有了。最早的館長是練拳擊和摔跤的。

隨著改革開放,拳擊和摔跤已經逐漸招不到學生了,後來增加了散打和跆拳道。

現在的館長叫李萬山,曾經是全國拳擊羽量級冠軍。

跆拳道和散打整個事業基本都是他發展起來的,在當年確實是外行指導內行。

但跆拳道這種搏擊中的舶來品,哪家又不是外行指導內行起家的呢?

而仲傑的場指教練李奇俊就是心源道館收的第一個跆拳道學員。曾經是濱南省第一屆格鬥搏擊大賽跆拳道比賽冠軍兼最佳技術獎。

“師父,這子可以”回到內場檢錄區的李奇俊隔著欄杆對李萬山。現在學員和教練都是以教練相稱的,而李奇俊和李萬山還保留著二十年前老一輩武人的稱呼方式。

“好,下一場也加油”李萬山平靜和堅定的回應,其中心中百感交集,心源在這個比賽上已經七八年沒有這樣的高光時刻了。

師徒兩相視一笑。

“謝謝你啊”李萬山心裏對李奇俊充滿了感激。這幾年跆拳道技術和規則日新月異,半路出家的自己已經很難跟上時代節奏。要不是李奇俊去年重新回歸,今這樣的勝利,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