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室巨大的顯示器屏幕在燃料艙的電磁脈衝極下顯得不穩定,巨大的屏幕時亮時暗。
一個巨大的藍色的星球橫亙在屏幕的中央,巨大的海洋覆蓋了整個星球的表麵。真正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眼前這顆巨大的行星已經被一股強大的力量生生的撕裂成兩半,球體從中間分開,形成了一個近乎平滑的切口。無數的碎石如同星球的血液一般從傷口中被拋射出來,隨後在巨大的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圍繞在星球旁邊,形成了一個巨大碎石帶。整個星球都是有這種藍色和土黃色交織而成的。星球的表麵時而會出現了一道道火紅色的軌跡,那是一塊塊原本飄浮在周圍的碎片被巨大的引力拖進大氣層燃燒產生的現象。很快碎石便拖著巨大的火尾墜入了廣袤的海洋,巨大的波浪以圓形的軌跡向外擴張。很快就席卷了半個星球,最後在星球的切口邊緣逐漸消散。
這一切在幾百萬千米上空的聖羅蘭號的眾人看來與一塊落入池塘的石子一般,然而誰都難以想象著個星球正在經曆的場景。在聖羅蘭停靠著在的幾分鍾裏,已經有三波巨浪席了半球。每一次都遠強於於6500萬年前地球被行星摧毀的威力。
“燃料艙怎麼樣了”
弗朗克一句話讓眾人從震撼中從新冷靜了下來,眼下不管他們是怎麼從亞空間出來的,燃料艙始終是一把懸在他們頭頂的利劍,幾萬度的高溫隨時會讓這個不穩定的艙體發生爆炸。而爆炸產生的巨大威力會讓這艘價值不菲的星際艦船連帶著生活在其中的幾千條生命成為這個星球廢墟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夠在這個這場災難中逃生,弗蘭克必須立刻做出決定,眼下他每耽擱的一秒鍾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好在聖羅蘭號的能源艙共有三個,其中兩個作為備用,以防止星船在廣袤的星域的航行中遇到意外,而是失去動力對於這樣一艘航行的艦船意味著死亡,在救援到來之前,生活在上麵的人就會被活活凍死。眼下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拋棄掉正在工作當中的這個能源艙。唯一的問題是,能源艙有多個,但是他們攜帶的核聚變材料卻沒有那麼多。聖羅蘭號一直很幸運,它從未出航三十年來從未遇見過意外,那個能源艙已經在那裏兢兢業業的工作了三十年了,很大一部分的能源都在運送進它的管道中,弗朗克必須再等等,等那些儲藏在管道中的能源被收回,這些還未進入反應堆的能源決定了他們能在這個未知的星域中活多久。
“李岑,切斷燃料艙的通道,盡可能的轉移還未進入反應的能源,炸掉生態艙和能源艙之間的連接閥,我們得在蘭被行星引力拖曳之前盡可能的飛遠點”弗朗克看著從監視器傳來的飛船尾部的畫麵,那裏一個橢圓形的艙室正靜靜掛在那裏,那裏就是飛船的燃料室,連接飛船艙體之間的閥門,中間般都內置特殊的炸藥。以便於在緊急狀態下強行分離艙體。聖羅蘭號的燃料室與母體艦船是脫離的,這在整個星艦的建造中很罕見,這種設計十分的古老,聖羅蘭號是一艘舊艦改裝而來。弗蘭克一直在這艘船上工作,三十個年頭終於坐上了艦長的位置。蘭一直是他對這艘船的愛稱,他原本是打算了一直工作到和這艘船一同退役!
“調轉聖羅蘭號的船頭,我們離得太近了,這裏很容易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楸木,一旦燃料艙分離立刻將備用能源艙上線,我們盡量飛遠點,這個大家夥一直讓我不太放心”弗朗克看著眼前不知什麼原因被劈開的星球,後背始終在發涼,如果這是什麼生物有意為之,那麼最好還是被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存在,更不能讓他們知道地球的位置。
聖羅蘭的燃料艙線路很快被切斷。數噸的聚變原料順著管道重新進入儲藏罐中,緊接著連接在能源艙和船體之間的十幾出閥門同時炸裂,巨大的震蕩撼動著這艘巨艦的身軀,尖銳的哀鳴隨著能源艙的剝離在船體內不斷回蕩,那是機械連接處被撕裂的聲音,它在這艘飛船上已經工作了三十年了,從未離開過那個崗位,原本的機械連接就如同血肉一般早已連在一起!從聖羅蘭號的第一次遠航開始,強大的聚變反應堆就在它的內部燃燒將這艘船帶去任何它想去的地方,眼下在牛頓第二作用定律下,它和飛船的母體越來越遠。弗朗克想利用能源艙的分離將聖羅蘭號盡量的推離星球的引力範圍。失去了去推進能力的聖羅蘭號隨時都可能在引力的牽引下墮入大氣層中燒成灰燼,亦或被星球周圍的碎石帶擊沉碎片。能源艙的艙體成為了唯一能夠提供這種動力的設備。遠處一個巨大的機械臂在聖羅蘭號的船體表麵上不斷移動,在它的上麵一個新的能源艙即將前來接替自己的前輩,新的阻攔閥重新連接,一切就位!管道將聚變用的材料不斷注入艙體,尾部聖羅蘭號的量子推進器藍光亮起,那是推進器重啟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