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正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節 問世間情為何物(1 / 2)

省民政廳的人員告訴她,她家人的事情,上級民政部已轉交給東北三省有關民政部門,代為查詢。

昌樂縣民政局的位工作人員來到濟南,陪同劉織雲坐火車回到了昌樂。

回到昌樂縣,民政局大門前還專門掛了“熱烈歡迎台胞劉女士回鄉探親”的橫幅。劉織雲無心參加為她召開的小型歡迎會,縣裏領導熱情洋溢講得那些話,她大半懂小半不懂;出於禮貌麵帶微笑坐在那裏聽著。輪到要她講話,她也簡短地表達了謝意。

一點多歡迎會開完後,縣民政局的工作人員陪同她到縣招待所吃午飯。

坐在那輛草綠色的吉普車裏,雖然車子單薄,駛起來坐在裏麵跟在外麵差不多一樣冷;但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麒麟哥了,劉織雲心裏被激動衝擊得暖暖。

吃飯時,劉織雲提出下午就去小黃莊。工作人員麵有難色地說,已通知了小黃莊的當事人,要他做好準備,明天做好接待工作;今天他或許有可能出外準備東西,還不在呢。

工作人員很為難。為了做好接待台胞的工作,民政局專門向縣政府借了縣裏唯一的這輛小吉普;縣政府也支持。用來今天的車站接人、送招待所;還有明天的全天。安排好下午縣政府還要用車。下午怎麼送這位台胞到小黃莊?用大卡車,那怎麼能行;用自行車帶,笑話!

看接待的人員麵露為難,想一想隻半天的時間,人家這樣熱情的接待,怎好為半天時間讓人家為難。劉織雲就答應了。

寬慰自己說,下午正好可以看看縣城這五十多年來的變化。

.

今天就是見到織雲的日子了。黃麒麟一早的就起來了,洗漱完畢,做了早飯吃了。

他換上了那身做好已掛了四年的西裝。

屋裏沒有大鏡子,隻有一麵破舊的圓鏡。黃麒麟看不見身上,隻是對著鏡子,將身板挺得筆直......

他的眼睛裏泛紅。昨晚一夜他都難以入眠。前半夜激動地回憶著從前的種種光景,下半夜卻在心裏思潮湧動的想著另外一些問題。

黃麒麟拄著手杖出了門。往村外走的時候碰上了一些村人。

村人見了他都很驚奇。

“黃校長,你這是要到哪裏去啊?你這一身洋裝,一下年輕了幾十歲,可讓俺們開了眼了!”

“黃二伯,你這穿上洋裝,拄著杖,跟打穀場電影裏演得資本家一樣了!”

“可不敢說他二爺爺是資本家,這再往前放幾年,可給他二爺爺惹禍呢!”

“現在不要緊的,俺還說話沒個分寸......”

黃麒麟同他們打了招呼,寒暄了幾句;出了村子,向西走去。

.

近了,近了,看到闊別五十多年的村莊在東邊越來越近,坐在車裏的劉織雲眼裏噙滿了淚水,隨著吉普車在土路上的顛簸掉落了下來。

遠遠地,一乍長麥苗象鋪著絨地毯的田野裏,土坡上那片樹林子還在......

車子駛進了莊裏,幾個最先發現它的小孩子,沒見過吉普車,興奮驚奇地跟在它後麵揚起的淡淡塵土中奔跑、追逐。

車子停在了“村大隊”的門口。

對劉織雲,村裏老一輩人還記得她這個“劉家的大丫頭”;年輕一代就不知道了。

先拉拉家常,說些話兒。老一輩的記得劉家的大丫頭,可是劉織雲十六歲就出去了,現在五十多年了,見麵是不識得了;說著老話兒,看“劉家大丫頭”如今在台灣是闊太太,身上穿的戴的晃得人眼都睜不開了。

年輕一輩不知道劉織雲,知她來是尋親和找麒麟伯的,心想,這幾年放開了,聽說有些村子的香港親戚來探親,個個都有錢,一甩手就給買大彩電、錄音機的;台灣人應該和香港人差不多吧?麒麟伯這回可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