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五眾靈山受佛封 二使懷怨戲八戒 1(1 / 2)

話唐僧師徒曆經磨難取得真經,將經書送回東土後重返靈山。如來依五眾功果,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豬八戒為淨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八部龍。悟空亦脫去頭上金箍兒,白龍馬恢複龍身,可謂皆大歡喜。唯有八戒見自己未能成佛,不免發些牢騷,卻被佛祖告之淨壇一職乃是有受用的品極,亦不敢再起爭執,權當是混個美差。

五聖受封畢,果證禪位,白龍盤在擎華表柱上。如來端坐蓮台之上道:“旃檀功德佛,如今你師徒取經功成,日後常居靈山,我已吩咐阿儺、迦葉為汝等安置了禪房。禪房內有清規戒律簿,汝等仔細讀來,謹記在心,不可犯戒。念你師徒一路艱辛,如今初到靈山,暫息一日。明日到雷音寺聽經,不得遲延。”言畢,吩咐阿儺、迦葉引領他師徒回禪房歇息。

師徒四眾領旨謝恩,隨二尊者出了雷音寺,一路前行。悟空以前求佛祖降妖時曾來過靈山,卻因形勢緊急不得久留,未曾細觀靈山全貌;唐僧前世雖常居靈山,但轉世之後前事盡忘,與八戒、沙僧都似初到靈山一般,人地生疏。四人不免左顧右盼,觀賞美景。靈山淨地果然景致非常,有詞賦為證:

祥雲繚繞,瑞氣生煙。青鸞飛舞,仙鶴盤旋。青鸞飛舞,觸動長空霞光燦;仙鶴盤旋,瑞氣氤氳隨轉還。八節奇花開放,四時唯尊金蓮。蒼鬆翠柏濃蔭茂,俊梧修竹聳雲端。竹間踞黃鸝,鬆內伏杜鵑。竹間黃鸝時歡唱,鬆內杜鵑警時延。宮內殿宇琉璃蓋,庭中高懸寶旗幡。一塵全不染,勝過九重。

行不數裏,但見前方鬆竹掩映著一座禪院,琉璃碧瓦妝就,甚是幽靜莊嚴。悟空定睛觀看,見殿門懸匾上題有“乾明禪院”四個鎏金大字,又見白雄尊者在門前把守,料定此處必是燃燈古佛居住之處。

唐僧見了,不覺讚歎道:“西方勝地果然不同凡響,這座禪院莊嚴肅穆,氣勢恢宏,真乃清修之聖地呀!”八戒和沙僧聞言,連連點頭稱是。

阿儺在一旁冷笑道:“這座禪院還輪不到你等居住,此乃燃燈古佛的道場。”

悟空聽他出言揶揄師父,氣得抓耳撓腮,回頭怒視阿儺。唐僧怕起爭端,示意悟空不可多事,合掌道:“阿儺尊者,貧僧隻有讚賞之意,並無居住之心。我師徒四人的禪房在何處,還請尊者指引。”

阿儺道:“前方廂房處有四座禪房為你師徒而設,乃是功德禪房,靈空禪房,淨壇禪房,金身羅漢堂。我二人恕不遠送,你等自行前去吧!”

唐僧道:“多謝二位尊者!”阿儺、迦葉也不答言,徑自轉身離去。

師徒四人複又前行,途經無相禪院和無憂禪院,這兩處禪院與乾明禪院一般,也是莊嚴雄偉,氣勢恢宏。悟空料定這兩座禪院必是如來佛與彌勒佛的住處。

又行數裏,但見路兩旁數裏之外有千餘座略顯低矮的禪房,呈對稱排列。四人行至近前,見這些禪房雖是琉璃碧瓦妝就,卻不似先前那三座禪院宏大壯觀。悟空見每座禪房懸匾上皆有字,遂仔細查看,直尋至盡頭,方見“功德禪房”和“靈空禪房”並列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