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 3)

金花茶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花除作觀賞外,尚可入藥,可治便血和婦女月經過多,也可作食用染料。葉除泡茶作飲料外,也有藥用價值,可治痢疾和用於外洗爛瘡;其木材質地堅硬,結構致密,可雕刻精美的工藝品及其他器具。此外,其種子尚可榨油、食用或工業上用作潤滑油及其他溶劑的原料。植物界的最大家族

地球上已被人們發現的植物,有四十餘萬種,分屬幾個大類。把大自然裝飾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的首推被子植物這一大類。

桃子、李子、梅子、杏子這類水果,我們吃的是它的果實。果皮果肉包著核,核裏麵就是種子。用果皮包著種子的植物,就叫被子植物。我們平常看到的樹木、花草、莊稼、蔬菜、牧草以及其他經濟植物,除了鬆、柏類植物以外,絕大多數都屬被子植物。全世界約有被子植物二十五萬種;其次是真菌,約10萬多種;藻類和苔蘚植物各有2萬多種;蕨類植物1萬多種;細菌2千多種;而種子外麵沒有果皮包被的裸子植物,僅有700多種。所以,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種類最多的植物。

被子植物體型多種多樣,有高達百餘米的桉樹,也有長度僅1毫米的無根萍;有生長期僅幾星期的短命菊,又有壽命高達數千年的龍血樹。被子植物分布遍於全球,從北極圈到赤道都能生長,6000米以上的高山和江河湖海有它們的蹤跡,沙漠、鹽堿地它們也能適應。中藥之王

人參有調氣養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補強身的神奇功效,所以素被人們稱為“神草”,被擁戴為“中藥之王”。人參之所以如此神奇,是由於它含有多種皂苷以及配糖體、人參酸、甾醇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揮發油類、黃酮類等,對於增強大腦神經中樞、延髓、心髒、脈管的活力、刺激內分泌機能、興奮新陳代謝等,都具有很高的醫療作用。

人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莖約有四、五十厘米高,葉有3-5個裂片,花很小,隻有米粒般大,紫白色。藥用部分主要是它的根。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參用參的國家。中國最早的草藥書《神農本草經》就已經提到了人參的名字。其後的曆代名醫如陶宏景、唐鬆敬、陳藏器、張仲景、李時珍等也都對人參作過高度評價。東北是我國人參最著名的產區,主要分布在吉林東部和長白山脈的撫鬆、集安、通化、臨江等地,產量要占全國的90%以上。自遼金時代起,其產量就已經很可觀,明清時代,當地的勞動人民多以此賴以為生,因此,產參的數量大得驚人。據史書記載,明萬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僅建州女真爛掉的人參即達“十餘萬斤”之多!

人參分為山參和園參。山參為山野自生,生長年頭不限,可生長幾十年至百餘年不等。在康熙二年(1663年)曾有人挖到過一棵淨重20兩(當時16兩為一斤)的老山參。在1981年8月,吉林省撫鬆縣北崗鄉四名農民,用了六個多小時挖出了一棵特大的山參,它已有百歲以上,重達287.5克。這棵大山參外形美觀,緊皮、細紋,參須上長滿勻稱的金珠疙瘩。從顱頭到須根長54厘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棵山參,目前陳列在人民大會堂的吉林廳中。

園參為人工栽培,由種到收約需6年以上的時間。雖然其產量不少,但藥效遠不及野山參為佳。

根據對人參的加工方法不同而又可分為紅參、生曬參、白參等。紅參呈深棕色。生曬參和白參的外表呈黃白色。把剛挖出的人參經汽蒸後,灌以白糖,或用火烤後裝在蓋有玻璃的木匣內在日光下曬,就成為糖參和生曬參。

人參之所以如此珍貴,不僅因為它有“神功”,而且因為它很嬌氣,生活適應能力很差。它既怕冷,又怕曬,但又需要溫暖的陽光,隻能生長在溫帶寒冷氣候的有陽光斜照的山坡上。所以人參的采取和種植都十分困難。我國自唐朝時,就已人工種植人參。目前除東北三省大量栽培之外,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湖北等省、自治區均有種植。

人參的果實就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裏的人參果。它呈扁圓形,如豆粒大小,生青熟紅,十分好看。人參果的醫藥價值也很高,清代學者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曾記述說:“人參果秋時紅如血,其功尤能健脾。”現今,其果肉已被加工成人參膏——一種異香撲鼻的高級滋補品。人參果所以珍貴,還由於人參是靠種子繁殖的,如果沒有人參的果實和種子,哪裏來的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