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第四章

植物的“化學武器”

1981年,英國東北部的一千萬英畝橡樹林的橡樹葉,被舞毒蛾啃得精光,可是到了第二年,那兒的舞毒蛾突然銷聲匿跡,而橡樹葉恢複了生機。科學家分析橡樹葉子化學成分後發現,原來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樹葉子含有的單寧物質數量不多;咬食後,卻大量增加,舞毒蛾吃了含大量單寧的橡樹葉後,單寧與舞毒蛾胃裏的蛋白質結合,使舞毒蛾渾身不舒服,行動呆滯,結果不是被鳥類吃掉,就是病死。另外,在美國阿拉斯加原始森林,大量野兔威脅著森林,使之瀕於毀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野兔突然集體生起病來,最後消失,而森林重新繁茂起來。原來是因為樹的葉芽中含有一種“萜烯”的化學物質,野兔吃後生病死亡了。

這說明,植物也有知覺,當它遭受蟲獸侵害後,會立即生產自衛的“化學武器”,共同殺敵。那麼植物之間是怎樣聯絡而製造同一種自衛“化學武器”的呢?這仍是個謎。堅硬如鋼的蜆木

在我國廣西、雲南的深山密林中,生長著蜆木樹。由於它橫斷麵上的年輪一邊寬一邊窄,形狀酷似蜆殼上的紋理,所以稱為“蜆木”。這種樹木非常堅硬,入水即沉,因此叫它“鋼鐵之木”。

蜆木之所以這樣堅硬,是因為它生長緩慢,紋理致密,而且根還深深地紮在岩石縫中,其木質中吸取了許多鈣質礦物。蜆木的木材色澤紅潤、不彎曲、不開裂、耐水耐腐,是高級的優質木材。“賜福樹”

海棗樹屬於棕櫚科常綠喬木。它身高可達40米。

在其頂端叢生著暗綠色的較大的羽狀複葉,葉長2至3米。

海棗樹形似椰子樹,可活到50至200歲,遍布撒哈拉大沙漠。海棗樹果實的形狀、大小及內核均與大棗相似,故名曰“海棗”。海棗1000克能產熱量6000卡,夠一個成人一天所需熱量。

一棵成年的海棗樹,一年可產蜜棗100至250千克。海棗樹的樹幹裏,含有豐富的糖汁,割開樹皮,便流出糖汁。從一棵海棗樹中,每天能吸取3000克糖汁,可連續收獲3個月。

海棗樹給人們帶來了幸福,人們把它稱為“賜福樹”。“活化石”

水杉從前分布很廣,後來因氣候變化而大量死亡,現在隻有我國湖北省利川縣及其附近還有活著的水杉,所以人們把它稱為“活化石”。

此外,銀杉、珙桐也都是活化石。銀杏類在晚侏羅世和早白堊世時,最繁茂;到了白堊世末期,銀杏類突然衰落;到新生代漸新世時,銀杏類隻剩下兩個屬的少數種;到今天銀杏類隻存一屬一種——銀杏,而且隻在我國和日本有分布,而日本的銀杏很可能是從我國傳去的。

水杉、銀杉、珙桐都能找到原生的野生植株或群落,而銀杏的野生植株至今尚未找到。

因此,銀杏可以說是典型的“活化石”。神秘果的“神秘”

在非洲原始森林裏,生長著一種叫神秘果的植物,高約四米。

它可結出紅色橢圓形的果實。它的果肉並無異味,但當人們吃進肚裏幾小時後,你再吃其他東西,怎麼也品嚐不出其他東西的真正味道了,即使是很酸的梅子和辛辣的芥末,你也絲毫覺不出它們的酸味和辛辣味,吃什麼都覺得甜滋滋的,十分舒服。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它的果肉裏有一種糖蛋白,這種糖蛋白能使人的味覺在一段時間裏對什麼味都覺得是甜的。

現在人們利用神秘果的這種能改變人味覺的神秘特性,去消除野果汁中的酸味,並用它製成供糖尿病人食用的甜味劑等。楓葉變紅的秘密

提起植物,人們會首先想到綠色。可是,深秋時分卻常常見到滿坡楓葉一片火紅,正所謂“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葉原來是碧綠的,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漸漸變紅了,這是因為楓葉內有“花青素”的緣故。花青素本身是五色的,但遇酸呈紅色,遇堿呈藍色。楓葉是酸性的,所以到了深秋就變成紅色。那麼,花青素又從何來呢?由於光合作用,樹葉合成澱粉,澱粉又變成葡萄糖,分別輸入樹木植株的各個部位去做養料。隨著氣候轉涼,葉子輸送養料的能力逐漸減弱,樹葉中所含的水分也在逐漸減少,唯獨葡萄糖滯留在葉片裏。糖分積累多了,便形成了花青素。花青素含量增高的楓葉,葉綠素在氣溫低的條件下,不斷分解,於是葉子就變紅了。牡丹的由來

牡丹由於其雍容華貴、豔壓群芳被尊為我國的國花。牡丹花在很多地方都種植,尤以河南洛陽、山東菏澤最為著名。

牡丹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宜寒畏熱,喜燥惡濕,原產我國西北部。後久經栽培,其產地已遍及我國大部分地區,其中洛陽牡丹備受人們推崇,自古被譽為“天下第一”。

據舊小說《鏡花緣》描述,洛陽牡丹是從長安被貶而來。武則天賞雪酒醉,強令百花一夜之間全部開放:“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次日,萬紫千紅開遍,唯獨牡丹不買賬。女皇大怒,貶牡丹於洛陽。後來她移駕東都,見北邙牡丹盛開,一時大怒,下令燒山,致使花卉俱焚。但牡丹的根是燒不死的,到來年,花照樣開放。

由此可見,牡丹被尊為“花王”,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國色天香、濃姿貴彩、豔冠群芳,更重要的是,人們賦予她那種不肯阿諛權貴逢迎邀寵的品格,為百花所不能及,實在難能可貴。茉莉花的由來

江蘇民歌《茉莉花》,不僅國人喜歡唱,而且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傳唱的經典之作。那麼茉莉花在我國是如何由來的呢?

茉莉花又名抹麗、茉莉,是木棲科常綠木本花卉。其花雖無驚人豔態,然而清香純潔,從夏到秋開花不絕,所以古人稱茉莉花為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原產印度,早在1600年前的漢代已由西亞傳入我國,初時作為藥用和觀賞植物栽培。茉莉花又經常被串成花串作為頭飾,幽香清雅,別有風韻。宋代詩人蘇軾就有“暗香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茉莉花在宋代已廣為栽培。據宋代《閩廣茉莉說》中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鬱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嶺外人或雲抹麗,謂能掩眾花也,至暮則尤香。”而後的《本草綱目》和《群芳譜》對茉莉花的藥用價值及其栽培管理和繁殖方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幸福的聖誕樹

聖誕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精心挑選了一棵樅樹帶回家裏,然後用各種飾物將它裝扮成美麗的聖誕樹。

森林裏有一棵小樅樹卻總是很不高興的樣子,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選他做聖誕樹。小兔子看出了小樅樹的煩惱,就對他說:“你現在還很小,等你再長大些,一定會成為一棵最最可愛的聖誕樹的。”哪知小樅樹聽了卻傷心地說:“不,我永遠也做不了聖誕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