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現在又深謀遠慮
明智的人常常思考自己的生命,既把握現在又深謀遠慮。沒有休息的人生就像一年中隻有冬天沒有春夏秋一樣。大自然安排精心,讓人類的生活跟著太陽的軌跡走;讓人生的四個階段和一年中的四季相對應。
童年就像春天,對事物都充滿了新奇的感覺,並且,人人覺得希望就在眼前。
青年如同灼熱的夏天,年輕的心激情四射,意氣風發,常常鋌而走險。
秋天是四季中的成熟季節,人生也是一樣,所有的智慧在這個時候都沉澱成了理智。
到了老年就像冬天一樣,萬物冰封,河水不再奔騰,人生在生命的邊緣徘徊。
這就是自然界的季節變化與人生各個階段的對應。
作為自然界的對手,藝術以自己的方式來分配生命,使之變化多彩。
畢達哥拉斯用一個字“Y”來表示生命的含義,兩個代表善與惡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據說,大力神就曾經麵對這樣的選擇,然而,它在麵臨抉擇時卻疑惑了。他分別看了這兩條道路,一邊讓他感到畏懼;一邊讓他心生好感。兩條道路一條是上坡路且路途都是荊棘,人煙稀少;而另一條路則順勢而下,寬廣平坦,大家都喜歡它。他站在岔路口認真地思考,最後有一隻從天而降的手幫他走上美德、英雄之路。
有人說人生有三十年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三十年像騾子一樣拚命工作,二十年像狗一樣,隻能叫而無用,而另外的二十年像猴子一樣,等待死亡。這個寓言將人生比喻地很貼切。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有一個人將人生之旅分成三幕,第一幕是學習古人;第二幕是與現代的偉人交流學習;第三幕是自己努力奮鬥。
下麵,我們將對之進行解讀。
第一幕是求知。這個人將人生三分之一用於讀書。因為,沒有什麼比讀書學習知識更高貴的了。他從書中汲取養分來滋養他的心靈,提高精神樂趣。並且,能和偉人一起在知識的殿堂神遊,這是何等的幸福!所有能讓心靈學習的東西都是他學習的對象,這與為工作所累的感覺截然不同。
他還鑽研各國語言,欣賞許多各方麵的不朽之作。
藝術與曆史也成為他鍾情的對象,因為,藝術與曆史是偉大的生命之母,是悟性和經驗的女兒。他不同於一般人,從古代史到現代史,本國史到外國史,還有其它各個方麵,他都研究。通過各種途徑來使自己變成一位精通曆史的人。
詩歌的園林也是他光顧的地方。他不會輕易地做詩。大詩人的名作他都仔細閱讀。他還時常對那些名勝古跡進行一番研究,尤其對賀拉斯情有獨鍾,對馬提雅爾熟玩於心。他還閱讀人文知識方麵的書,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識。
他從自然科學進一步地邁入哲學王國,研究世間萬物的起因、特性和品質。他對能為生命帶來智慧、滋養人性的道德哲學更加喜歡。他從先哲的警句中提高自身的修養,追求這種智慧。賽涅卡、柏拉圖、希臘七賢、伊庇克理特斯、普魯塔克都是他喜歡、崇拜的人物。此外,幽默與富有哲理的伊索也是他崇拜和欣賞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