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的靈感11(1 / 3)

二`科學的靈感11

月亮為什麼有時是紅色的

2004年5月5日淩晨,在我國發生了罕見的天文奇觀——月全食。月亮從2時48分的初虧到複明曆時3個多小時。作為一個小天文愛好者,我目睹了月全食發生的整個過程。在觀察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兩個有趣的現象:一是全食過程中月亮為什麼是紅棕色的?二是為什麼月亮複明時的位置和初虧時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初虧時先虧的是左上角,而複明是從月球左邊開始的。

帶著這兩個問題,第二天一上學我就忙著去請教我們自然課的李老師。李老師聽了我的問題後笑而不答,卻把這個問題放在了自然課外活動上討論,並給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1先查資料,看看資料上怎麼說;2想辦法,做個模擬實驗,材料不夠時再找老師幫忙;3集體研究討論,最後確定解決問題的答案,並以此活動寫一份自然日記。

按照李老師的布置,我們班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並且商定:5月上旬查找資料;5月中旬設計模擬實驗;5月下旬交流結果,進行討論總結。

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通過資料知道了月全食時月亮是紅色的原因。原來,太陽光經過大氣層時折射到月球,這些光線再被月球反射,使得月球不會完全隱形。由於光線經過大氣層時,藍光被散射的比率較高,因而有較多的紅光到月球,這些紅光再被月球表麵反射,就使月球呈現出美麗的紅棕色了。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地球一直繞軸自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觀察月球的角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複明時的位置就和初虧時的位置不一樣。

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設計了如下實驗:1用三棱鏡做陽光的散射實驗,來證明藍光是不是比紅光的偏折率大;2用一個凸度很大的凸透鏡,中間貼一塊圓形的紙片代表地球和它周圍的大氣層,用一個白色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首先,我們用鏡子反射一束陽光,使它透過三棱鏡,陽光被分散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藍色確實比紅光偏折度要高得多。

在第二個實驗中,為了增加實驗效果,我們把乒乓球當月球,粘在一張白紙上,把貼了紙的凸透鏡放在乒乓球前麵代表地球,然後拿來一麵小鏡子,把太陽光反射到凸透鏡上,讓反射光透過凸透鏡映射到“月球”上。調整“地球”到適當的位置,“月球”便顯示了美麗的紅棕色。

至於月球複明的位置和初虧時的位置不同,我們連續觀察了三天,便得出了結論:由於太陽在天空中的路徑黃道麵和月亮在天空中的路徑白道麵不同,有一個小小的交角5°9′,而地軸又是傾斜的,所以在幾個小時的觀察過程中,隨著地球的不停自轉,我們觀察月球的角度就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你每天都能觀察到,不信你也試一試。

一樹桃花三樣色

在我們學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有一棵桃樹。每到春天,這棵桃樹就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可美了。一天,科技小組開展活動,老師說:“今天我們去研究我們校園那棵奇特的桃樹。”我們來到了這棵桃樹下,發現這棵桃樹開的花有紅色的、白色的和粉紅色的,一棵樹上開三種顏色的花,真是奇特!更奇怪的是同一枝花前麵一朵是白色的,緊挨著後一朵卻是紅色的;有的紅花上有兩三瓣是白色的;有的白花上有幾瓣紅色的花瓣;還有的一片白花瓣上有幾絲紅色;也有的粉紅色花瓣上有幾絲白色。這是怎麼回事呢?

同學們紛紛猜測:有的說,肯定是土壤的原因;有的認為是營養不均勻造成的;基因變異的結果;是嫁接繁殖的新品種……黎老師笑了笑,問:“怎麼樣才能弄清真正原因呢?”同學們紛紛回答:“到圖書館、上網查找資料。”老師另外提醒大家,可以利用周末到“花鳥市場”去向那些賣花卉的園藝師請教。

我們查閱了許多的資料,知道桃屬薔薇科桃李屬植物,是我國最古老的果樹之一。在我國除極寒冷的黑龍江外,其他各省均適宜種植,遠在古代,桃就經“絲綢之路”傳遍世界,現已成為一種世界性植物。如今世界上已知桃的種類有3000多種,我們學校這棵是什麼桃樹呢?在《十萬個為什麼——植物》中有一種叫碧桃的樹吸引了我們。碧桃有個特點,就是隻開花,不結果。普通的桃樹開的花,每朵花上隻有5片花瓣,而碧桃開的花,每朵上有七八片花瓣,有的甚至多達20多片,這種花瓣較多的叫做“重瓣花”,花裏隻有雄蕊,沒有雌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