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的思考8
蜘蛛和馬蜂相鬥的啟示
華佗是我國東漢末期有名的醫學家。一個偶然的機會,華佗看見一隻馬蜂撞上了蜘蛛布下的“天羅地網”,隻見那隻馬蜂左衝右突,拚命掙紮,始終沒有脫身。無奈的馬蜂眼看就要成為蜘蛛的獵物。
蜘蛛向馬蜂靠近的一刹那,馬蜂突然使出“殺手鐧”——猛地放出“毒箭”,直刺蜘蛛。蜘蛛中毒了,身子一收縮,就墜到地麵上。蜘蛛靜靜地躺了一會兒,又急忙爬到長滿綠苔的牆角,把身子靠在綠苔上,並不停地摩擦著身子。不一會兒,那隻蜘蛛又抖擻起精神來,重返戰場。如此經過幾次反複,馬蜂終於沒有逃出蜘蛛的“陷阱”,成了蜘蛛的美餐。
華佗看到這裏,馬上聯想到綠苔可能是一種消腫去毒的藥物。一次試驗的機會來了。時隔不久,華佗到廣陵行醫,見到一個婦女被馬蜂蜇腫了臉,就給她用綠苔敷在臉上,結果很有療效。
智救上吊人
公元2世紀的東漢時期,大醫學家張仲景治病路過一個村莊,碰到了一個上吊已經斷了氣的人。圍觀的人都認為這人已經死了。
張仲景作為一個醫生,不放過任何一絲救人的希望。他想:“或許他隻是憋昏了過去,小豬掉進水裏憋了氣,農民不是有一種急救的辦法嗎?人憋氣是一個道理,救人要緊,不妨試一試。”
張仲景叫兩個小夥子幫忙,把上吊的人放在床板上,他讓兩個小夥子把“死人”的胳膊一會兒往上抬,一會兒放在胸前。張仲景又把兩隻手抵住“死人”的胸部和腹部,按一下,再鬆一下,反複和小夥子配合著,連續用了20多分鍾,終於使那個人“噓”了一口氣,上吊的人得救了。
病理不同治法不同
東漢時期的一天,有三個趕路的人被大雨澆病了兩個。兩個人都說:“頭痛,發熱,咳嗽,鼻子不通氣。”張仲景想:“準是感冒了。”但還是給他們試了脈。第一個人脈跳得不快不慢,手腕上有汗;第二個人脈跳得較快,脈管緊張有力,手腕沒有汗。張仲景就給他們開了一帖相同的麻黃湯,讓他們煎好服下。
第二天,張仲景去看病人。第一個病人出了一身大汗,病情反而加重:第二個病人已經好了一大半。“這是怎麼回事呀?”張仲景思考著,“哦,兩人病情較大的差別是一個有汗,一個沒有汗。第一個人可能是出汗太厲害。”於是,張仲景改用一種叫做桂枝湯的藥給第一個人吃。病人服用後,果然好了起來。
張仲景明白了:第一個病人患的是傷風;第二個病人患的是傷寒。兩種病有著細微的差別,應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接骨草的發現
一天,哈尼族接骨醫生路巴走路累了,坐在樹下休息。突然,一條20多厘米長的大蜈蚣爬了過來,他擔心蜈蚣的刺蜇,就拔出隨身帶的長刀把蜈蚣切成兩截。
過了一會兒,路巴發現另一條蜈蚣爬了過來,圍著奄奄一息的同伴轉來轉去,一晃消失在草叢中。不久,它又爬了回來,嘴裏噙著一片嫩綠的葉子。它把兩截蜈蚣連在一起,並將這片嫩綠葉覆蓋在連接處的上麵,自己卻安靜地守候在一旁。
大約過了半個多時辰,奇跡出現了:那條被斬成兩截的蜈蚣竟然奇跡般地連接起來了。它慢慢地蠕動了幾下,爬進草叢中去了。
路巴急忙拾起那片在地上的葉子,仔細地觀察起來,發現這是長在一種細藤子上的葉子。他采回很多這種葉子,將葉子搗碎,敷在被折斷腿的雞的傷口上,給雞包紮好。過了三天,解開一看,雞腿骨也連接起來了。
路巴將這種神奇的草叫做接骨草。從此,接骨草成了人們接骨的特效藥。
用細蔥管導尿
唐朝的一天,一個患了尿瀦留的病人因排不出尿來,肚子脹得疼痛難忍,生命危在旦夕。他的家人急忙請來名醫孫思邈治病。孫思邈診斷了疾病,知道吃藥是來不及了。他分析著:“尿液流不出來,恐怕是尿道不通,如果想辦法用根管子插進病人的尿道,也許病人就能把尿排出來。可是,到哪兒去找又細又長的管子呢?”
正在為難之際,孫思邈恰巧看到鄰居的小孩手裏拿著一根蔥管在吹著玩,他想了想,靈機一動:“用它能不能通尿呢?不妨用蔥管來試一試。”他馬上找來一根細蔥管,切去有尖的一端,小心翼翼地把蔥管插進了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吮,尿液竟順著蔥管嘩嘩地流了出來。病人得救了。
如今醫院裏為病人導尿的橡皮管,就是由蔥管演化來的。
借助蒼蠅來破案
南宋時期,法醫學家宋慈碰到了一件殺人案件。他親自檢驗:隻見在路旁有一具被人用鐮刀殺死的屍體。他發現死者的錢物並沒有損失。他想:“這強盜不是為了謀財害命,究竟是為什麼呢?”
宋慈問死者的妻子:“你丈夫生前與什麼人有仇嗎?”
妻子想了想說:“我丈夫安分守己,沒有什麼仇家。隻是前幾天,有個鄰居來我家借錢,我丈夫一時不便,沒有借給他。那鄰居臨走很生氣,總不至於殺人吧?”
“怎麼來破案呢?”宋慈想,“用鐮刀作案,隻要找到鐮刀就行了。怎麼找到鐮刀呢?”他想著,想著,“哈哈!辦法有了!”
宋慈立即下令:“周圍的鄰居都把鐮刀拿來,如特意不拿者,要嚴厲治罪!”
麵對這種情況,鄰居誰還敢不拿呢?
鄰居們都把鐮刀拿來放在太陽底下,不一會兒,有一把鐮刀上就飛滿了蒼蠅。宋慈把鐮刀的主人逮了起來,說:“這鐮刀留有殺人的血腥味,你就是殺人凶手。”結果那人不得不承認罪行。
麻醉鎮痛劑的發明
有一天,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民間采集藥方時,一個老農說:“吞服曼陀羅草,會使人發笑,甚至使人興奮得手舞足蹈。”
“會有這樣的事嗎?”李時珍在思考著,“怎麼我翻遍了所有的藥書,都沒有見到曼陀羅草的記載呀?它或許可以用做麻醉鎮痛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