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癢之謎是怎麼回事(1 / 1)

人體癢之謎是怎麼回事

蚊蟲叮咬或患皮膚病常引起人體瘙癢。每到冬季,人即使沒有蚊蟲叮咬,也沒患皮膚病,有時也會發生瘙癢,特別是老年人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癢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盡管醫學科學飛速發展,但人們對癢卻仍然知之甚少。

痛覺、觸覺、溫覺和壓覺,在皮膚表麵都能為相應的神經組織感受,惟獨癢覺感受器至今未被證實。有人認為,癢覺是輕觸覺,即刺激強度重時,出現疼痛,刺激輕時則發生癢感;如痛覺纖維被破壞時,同時伴有癢感消失。另有人認為,痛和癢兩種感覺迥然不同,因為即使劇癢也不會變成疼痛,嗎啡和杜冷丁等藥物能止痛但不能止癢,而搔抓可止癢卻不能止痛。還有人指出,刺激表皮或真皮交界處時引起癢覺,刺激真皮則引起痛覺。

癢的感受器究竟在哪裏呢?有人推測,在表皮和真皮之間有一種遊離的末梢神經叢,它同時接受癢、痛兩種衝動;但也有人說皮膚的每個感受器,都是由多種感覺神經纖維組成的。現在能夠讓人接受的看法是:來自皮膚的各種衝動,由神經纖維收集在脊髓和較高級的神經中樞,再傳至大腦皮層進行分析,假如神經所傳遞的感覺信息不完全或不明確,這就是癢覺。

關於癢覺的神經傳遞途徑,一般認為,癢覺感受器把癢覺沿著脊髓神經纖維傳向脊髓,再至丘腦,由丘腦傳至大腦皮層的某個區域。這個神經傳遞途徑恰好是痛覺的傳遞途徑,因此可以解釋皮膚發癢的時候,搔癢引起的痛覺就代替了癢覺,起到止癢的作用。

癢覺發生的機理是很複雜的,許多體內外因素,如機械刺激、酸、堿、甲基溴化物、某些植物、細菌,以及機體細胞受損後產生的一些物質,皆可產生瘙癢。引起瘙癢的內部疾病有神經衰弱、糖尿病、內分泌紊亂、腸寄生蟲、藥物反應、變態反應等;外部因素有昆蟲叮咬、疥蟎、氣候、衣著、酒及刺激性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