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年,周王朝沒落。七大藩王揭竿而起。原封定的六道二十一洲分裂為七國四十路,其中疆域最為遼闊的魏氏王朝兵馬雄壯,隱隱有了成為下公主的趨勢。其餘六國君主在意識到北魏的日漸強大後決定成立血盟一同對抗北魏!第一任血盟盟主由西蜀老國主陳梓南擔任,在老國主擔任盟主的十年間血盟不斷壯大,六國鐵騎更是打到了北魏都城闋鶴城外城頭之下。但就在六國聯軍即將攻破城門之際,陳梓南突然宣布卸任血盟盟主一職,並推薦南趙四皇子趙旬擔任血盟新任盟主,更為驚奇的是,在加入血盟前本就不和的六國君主在此事上竟出奇的統一,同意由趙旬擔任新任血盟盟主。而趙旬一上任盟主之位就頒發了一道令世人震驚的命令――下令讓六國聯軍撤出北魏。待六國聯軍撤出北魏後西蜀老君主陳梓南也不知所蹤,西蜀國君也由曾8經的西蜀大皇子陳淩軒接任。
經過此事之後北魏元氣大傷,已無大勢,血盟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但就在血盟即將分崩離析之境,血盟盟主趙旬帶領南趙十萬大軍在一年之內接連攻破西楚北漢,驚歎世人。就在世人以為南趙即將一統下之時,南趙卻就此停下北侵腳步,與其他四國再無大戰,彼此相安無事的度過三十餘載。
南趙打下北漢與西楚後,廣泛接收兩國遺民,致力於重整兩國舊土。兩國之間原有的縫隙地帶因為本就無人管理而使南趙官員難於接手。因此,此地成為流放罪民之地,被稱作流州,明麵上成為南趙的一州之地,暗地裏卻是一個無人看管的混亂地帶。
周王朝覆滅後各國都有自己的紀年法,自老趙王趙關駕崩,新趙王趙旬上位之時,南趙立年號為太和。
太和十二年春,流州太君城人潮湧動。傳太君城的由來是一位老道在此駕鶴飛升成為上太君,後來經過口口相傳,這座城就成為了太君城。太君城一個巷內,一個相貌英俊皮膚白皙的高挑少年負手而立,他的身邊站立這著一個皮膚緊皺,一眼就能看出是久經風沙的老人。那少年緩緩開口道:“老頭,我們真要去找那柄刀嗎?要知道那把刀可是人家宗門的祖傳利器啊!能給我們嗎?”那老頭桀桀笑道:“那刀,本就是我們孫家人鍛造的。何來他們祖傳一啊?”那少年翻了個白眼道:“那都幾百年前的事了,你認,不一定人家也認啊?”那看起來邋裏邋遢的老頭氣勢猛然一漲,轉過頭來霸氣的對那少年道:“記住,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若有人拿了他不該拿的東西那就打到他服服帖帖的還給你為止。”那少年嘀咕道“這老孫頭又開始了,你個黑老頭裝個錘子裝。”那老頭回頭道:“想什麼呢?快跟上。”少年應聲快步跟上老頭。
太君城開山宗宗門外的山路上人潮湧動,紛紛前往宗門外的廣場。這個以煉器著名於武林的宗門擁有一座六層武庫,江湖中隻要有人能闖過開山宗成立以來設下的一座劍陣就可以進入武庫下三層挑選趁手兵器,但武庫上三層隻有開山宗本宗賦異稟的弟子才可以進入。開山宗立宗數百年間不乏有成名已久的一方宗師前來闖陣,但成功之人卻寥寥無幾。也有幾個闖過劍陣卻不遵從規矩想要上武庫上三層挑選兵器的江湖高手,無一例外均死於開山宗器塚之內。這次開山宗一反曾經的隱世之態,在一年前向外宣布將在開山宗舉辦新一屆的武林大會,世間武人動身紛紛趕往。太君城大客棧擠滿了江湖中人,有那負劍而立風度翩翩的名門公子,也有那操著一口粗鄙言語的糙漢子,更有無數江湖仙子女俠在眾星捧月之下出沒與於城中。許多客棧都將原本一日一兩的下等房漲致三十兩一日,但房客任是絡繹不絕。。
少年跟在瘸腿老人身後在去往開山宗的路上,山路上人潮擁擠,幾乎是人挨著人的前行。老頭本就瘸腿,此刻更是被擠的七葷八素,少年雖然不如老人一般吃力但也好不到哪去。少年喘著粗氣問老人道:“孫老頭,你不是常你有那大神通嗎,你帶我飛上去不行嗎?非得在這擠。”那老頭轉過身道:“你子懂個屁,老子的神通是為了帶你爬山的嗎?像老夫這種高手平時都是不顯山不漏水的,隻有必要時才會顯山露水。”那少年心中道:高手個錘子,有你這樣的高手嗎?看你那副半死不活的邋遢樣,雖然有幾分正本時,但有那傳言中半分的瀟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