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2 / 3)

龔鼎孳見時機已成,高昂起自己的頭顱,回身對著自己的清流同道,高聲:

“諸位,我等讀書人,學的就是聖賢的道理!現在儲君在外被人蒙蔽,行事多有荒悖,今正是我等正人踐行聖賢之言的時候!”

完,又扭過頭來,向前著崇禎的方向大步走過去。

內閣大學生蔣德璟一向忠於皇室,見龔鼎孳這些清流將鬧得委實不像話,首輔周延儒又是一副生怕惹火上身的模樣,隻得自己出來攔住龔鼎孳,厲聲道:

“子,難道你連忠君的道理都忘了嗎?!還不快快退下!”

蔣德璟年紀比龔鼎孳要長二十多歲,又是科場的老前輩,叫他一聲子並不過分。若是平時,蔣德璟靠這身資曆就能壓得龔鼎孳服服帖帖。可今日與往時不同,這些禦史清流已經串聯在了一起,蔣德璟麵對的不是龔鼎孳一人,而是朝中所有的清流,他的資曆威望就有些不夠看了。

果然,龔鼎孳先是衝蔣德璟拱了拱手,接著道:

“老前輩這話的可就不對了。正所謂,武臣死戰,文臣死諫。現在儲君被奸邪蠱惑,陛下遲遲無法下決心召回東宮,我等文臣正當以死相諫,此乃古仁人之道,還請老前輩不要阻撓!”

蔣德璟一把年紀,氣的怒目圓睜,連聲道:“不像話,不像話,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你們這樣鬧下去,朝廷的法度還放不放在你們的眼裏了?!”

龔鼎孳冷哼道:“老前輩,現在敗壞法度的不是我們,而是太子!選官之責,自有吏部,豈有將國家名器私相授受的道理?”

明代任官雖然分清濁,但是並沒有明確的律條規定,舉人就不可以做巡按的,所以這事兒拿到台麵上,就不能朱慈烺任舉人為禦史巡按,而要朱慈烺不經吏部,私相授受。

蔣德璟還想出言反駁,然而龔鼎孳已經沒有興趣再和這位科場老前輩糾纏下去了。

隻見他繞過蔣德璟,向前疾行幾步之後,猛地跪倒在地,高聲道:

“陛下,還請召回太子!”

完,重重地磕了三個頭,之後便將頭埋在兩手之間,擺出一副跪地不起的架勢。

“還請陛下召回太子!”

登時之間,奉門前的廣場上烏壓壓跪倒了一片。

場中此刻還站著的都是各部的尚書還有下屬各司的事務官。

這些官員都是有具體負責的實務的,平素就十分看不起這些隻會指手畫腳的禦史,私下都稱他們為“烏鴉”。雖然他們也覺得太子做事有些出格,但也絕不會為禦史們火中取栗。

如果是萬曆和啟兩位爺遇到這種場麵,極有可能直接起身回到後宮,把這些官兒們晾在這不管。反正這兩位爺早就看透了這幫清流的湊性,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好名聲了,也不在乎再被抹黑。

但崇禎不行,他太在乎自己的名聲了。

在他的認識中,如果自己不理文官,直接回到後宮,那自己就肯定要跟自己的爺爺和哥哥一樣,被傳誦成懶政的昏君。他心中還記得,自己的哥哥在病床上將下托付給自己的時候,自己對哥哥是多麼的不屑。那會兒的他在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做一個讓萬民稱頌的“聖君”。

很明顯,“聖君”是不能不理“賢臣”,落荒而逃的。

所以崇禎隻能坐在這裏,被眾臣逼迫。

“陛下,還請不要讓下正人失望!”龔鼎孳埋著頭,大聲道。

“陛下,還請不要讓下正人失望!”身後的幾十名清流官員跟著高聲喊道。

故宮建立的時候,就考慮了早朝傳音的問題,所以刻意設計地極為聚聲。這幾十人的話音,在這種設計之下,竟顯得有些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