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事聽我講(1 / 3)

咚咚咚,咚咚咚,馬蹄聲如同疾雨扣地,百十來騎沿著官道一路飛奔。為首一人,手提一杆镔鐵長槍,胯下棕色馬匹四蹄得蹄鐵上均刻著兩個方正的字——甲上。大夏王朝一統下後把世間馬匹劃分為神駿,甲等,乙等,丙等,劣等。此處正是甲等上品。千裏挑一的良駒。

馬上的那人,手中的長槍一指,身後百餘騎一同'彎弓搭箭。幾乎是一氣嗬成,一撥箭雨便已經潑灑而出。箭雨落在遠處,立刻傳來慘叫。這一夥人的前麵是三十來個逃竄的流寇,這回又射下去七八個。流寇也有幾人反過身來,射出幾隻箭矢,長槍一揮盡數打落,男子臉色一寒,“不可放過一個,前方就是雁回城。”

身後百餘人齊齊抽出箭矢,不用細細瞄準,飛快灑出三波箭雨,流寇中有人大喊起來:“快,快,別回頭。”

男子眼睛眯起來,手裏的長槍脫手而出,喊話的人直愣愣的被長槍釘死在地上。

半柱香的時間。

地上隻留下三十來具割去耳朵的屍體。百餘人重新整裝,“侯爺,我們就這麼走了。”一名騎卒聲問道,

“不然呢?”男子著,調轉馬頭,朝來時的路飛馳而去,騎卒低頭應是,趕緊翻上馬背。

片刻之後,另一隊穿鐵甲的騎卒從雁回城的方向奔來,為首的是一名刀疤臉,“好快的手腳!”刀疤臉眼睛眯起,仔細檢查了屍體上的傷口。這才剛殺完人,他們就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刀疤臉側過頭對一名騎卒道“你速回城裏,與校尉講此處死了多少流寇,”騎卒點了點頭。迅速離開。

刀疤臉正是雁回城裏的一名千夫長劉一刀,劉一刀摸了摸臉上的疤痕陰惻惻地道“其餘人隨我去一趟流民聚集地,殺三十七個流民,割下耳朵,隻要我們比趙千淮更快上報,這筆軍功就得算在我們雁回城守軍身上。”

殺流民以充軍功!

劉一刀眼神陰狠,帶著一百多騎卒朝另一個方向離開。

“侯爺,我們為什麼不處理掉那些屍體,留下屍體隻怕讓他們又是謊報軍功。”先前那名騎卒對男子道,此時他們已經距離之前的戰場十多裏地。“王勝,你還不明白本侯的意思”馬背上的男子道“前兩年我們不也是這麼做的?。”

王勝一頭霧水,“侯爺,那是因為您不在,如今隻要他們快我們一步上報,那不就。”

“我趙千淮的軍功哪裏是那麼容易拿的。”男子表情淡定,“王勝,你先領三十人回平州,

不用急著上報軍功,但務必散播雁回城要殺流民的意圖。”

王勝抱拳領命,“你們幾個,隨我回城。”朝著幾名騎卒揮了揮手,示意與大部隊分開,自己也是一拽韁繩,脫離隊伍。

趙千淮瞄了一眼雁回城的方向,“李元知,快馬傳信給許回,就時機成熟,可以行動。”趙千淮身側一名校尉模樣的騎卒點了點頭,調轉方向,迅速離去。

翌日,彭陵郡,平州城。一輛古樸的馬車緩緩行進在城外官道上。拉車的馬匹毛色光亮,體格壯碩,馬蹄鐵上想來至少也得刻上乙等中品,當得上一句好馬的評價。駕車的馬夫是個相貌平平的中年人,城門的守衛隻是掃了一眼,便不再多看。

馬車內,盤坐著以為華服老者,鬢角微霜,正在閉目養神,與之對坐的老頭麵白無須。

“高進,朕這兩月不在朝中,可有異動。”華服老者輕聲問道。這個老者赫然是當今子。

“回陛下,近日咱家手下幾名諜子倒是有些事情相報,幾位異姓王有些動靜,還望陛下早日回朝,主持大局。”這個老頭卻是個老宦官,低頭回答皇帝的詢問。

“嗯,朕知道了,前兩月已經去過其他幾個子的封地,在這裏看他一眼就走。”皇帝著,手裏拿起一封密折。

“陛下若是想見侯爺,大可傳召侯爺回京師。”高進低聲著。

“若是召他回去,隻怕有多更大的麻煩。當初把他丟到北疆的是朕,若心裏沒有怨言,高進你信嗎?”皇帝低頭查看密折,突然皺了皺眉頭,“他在北疆倒是有不的名氣。”

“陛下,十六位皇子,除去最的四位,就隻有八皇子被封侯,其餘皆是封王。這才是他不願回去的原因吧。”高進道。

“朕倒是忘了,不過當時”皇帝一愣,若不是這次出來微服私訪,都忘了這個兒子當初是封侯。

“炎平侯,八歲離京,今日已是其到北疆的第十二個年頭,算上在京城的日子,習武十六年,境界疑似宗師。”馬車外的馬夫破荒的把頭伸馬車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