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明去銀行預約,後給帆帆送過去。”王萍看著劉曉武道……
…………
第二,周帆醒來吃過王萍做的早餐後,去農貿市場和超市買了些生活用品,然後向王萍辭行,準備回周家灣。
周家灣離柏陽鎮直線距離並不是很遠,但由於神農架的地理特性,柏陽鎮到周家灣的村村通水泥路七彎八繞,導致如果步行的話要一個時左右!
所以周帆叫了一輛車把他送回周家灣,看著越來越近的周家灣,周帆反而有些膽怯……
周家灣依山腳而建,後靠大山,灣子前麵有一條河流,源頭是神仙湖的水,流向下遊。
周家灣並不大,百來戶人,村子裏麵雜姓繁多,漢族占絕大多數,土家族占少數。至於為什麼這裏叫周家灣,周帆時候曾問過他爸爸。這裏為什麼叫周家灣,他家為什麼這麼大!
爸爸一臉自豪的向周帆講述他們家輝煌曆史……
在清末民初,周帆爺爺的爺爺曾是兩湖總督府的大官,為避亂世來到這神農架安居,周家灣民初之時曾叫“河口渡”,因周帆祖宗來這裏後權勢極大,周帆的爺爺的爺爺便把這裏改名為周家灣。
後因一些原因,家族沒落(你懂的!),隻剩周帆的姥爺這一支單傳,由於周帆的爺爺排行最,所以傳承了這個自民國初年建成的大宅院!在當時的方圓百裏,周帆家的老宅是最豪華的!
老宅在村子的最西邊,為了方便,周帆的老祖宗專門重新鋪路,連接村子前麵的主路,而到了周帆爺爺這一代,村子開始土改,周帆爺爺為了搶宅基地,又在宅子大門前圈了半畝見方的院子!並用大磚壘起米見高的圍牆!刷上漆於老宅子渾然一體!
到了周帆爸爸這一代,因為8年的大洪水衝垮了宅子大門前的輔路,無奈的周帆爸爸沒錢修繕大門前的輔路,選擇了在宅子中庭東邊廂房開出一道門連接村裏,供周家人日常出行之用。從此之後老宅子大門和前院門緊鎖,而周帆爺爺圈進來的地盤,成為了老宅的自留地。
周帆的爸爸繼承了周帆爺爺的傳統,圈地!隻不過他不是為了宅基地,而是為了他的木工手藝。
周帆的爸爸很自豪自己有這樣一套宅子,但他總覺得差點什麼,後來他想明白了,這個宅子還差個後花園!
於是他效仿著周帆的爺爺在老宅的後置房後麵又圈一塊百平大的後院,照著他老子的樣子築起圍牆,從此之後,周帆的爸爸隻要有時間就去後院,搗鼓出了不該存在的後花園。
時候的周帆最討厭的就是有時候放學後,聽著後院傳來響聲,讓他不能安心寫作業。那是他爸搗鼓他心愛的後花園……
從此老周家三進五間的大宅子,變得不倫不類,大的出奇!正房、廂房,耳房、後置房,共十多間,這還不包括閣樓,廚房、地窖和門房,最後還得加上後人修建的前院和後花園!
父母去世之後的周帆並不喜歡住在老宅子,在宅子裏他會覺得害怕和孤獨,特別是到了晚上,睡在老宅子裏,隻有周帆自己一個人,那種害怕和孤獨感會更加強烈!
…………
周帆回到老宅,放下行李和在鎮上買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後,稍作修整,開始檢查老宅的每一個房間。
周帆來到大門前,打開宅子的大門,準備走到前院盡頭打開院門。
在院子裏看向老宅,長期無人居住的老宅顯得蕭條和落敗!他打開了老宅大門和院門。
周帆母親還在世時,她總是定時給老宅子做大掃除,那時候的老宅,氣勢,整潔而溫馨。但現在看著蕭條略顯陰森的老宅,周帆知道他不能再向以前那樣,任由老宅衰敗下去了!
檢查完老宅,周帆發現了幾處房頂瓦片的破損,幾處房門和窗戶的腐爛,周帆一一記錄下來,他打算在裝修隊來之前,花上幾時間好好清理一下老宅,而現在他要做的是把自己居住的正房、正廳和廚房打掃出來,趕走寄居的蛇蟲鼠蟻,讓他不至於第二從床上醒來時,發現被子裏鑽進隻動物!
周帆花了半時間終於把自己住的正房,正廳,和廚房打掃幹淨,整理過後的房間多了一些生氣,少了一些壓抑,讓周帆心裏舒服了許多……
周帆肚子餓了,草草的吃了到家後的第一頓飯後準備去村裏看看,順便去村支書大爺周新民家一趟,把他家老宅的土地證拿回來,然後再跟大爺聊聊政策農業補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