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商討的過程肖堯有些看不明白,實在是龍族答應的太過爽快了,好多準備好的辭都沒用上,可是結果還是很美好的,肖堯也圓滿完成了此行的目的,敲定了黃河之患的治理方案,還是以龍族治水為主。
救災之事刻不容緩,既然已經商議妥當,龍族這邊即刻發兵,調遣各部龍眾先行一步,好歹先止住洪水才好,不要讓它繼續肆孽。
肖堯這邊也沒閑下來,還得將此事結果告知師祖,同時還得麵見人王,要兩方合作治水,最好還是要先知會一聲。
為了不耽誤救災事宜,肖堯還是選擇先見一見當世人王,此時的洪水之患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了,事態嚴重,人間五穀欠收,弄桑荒廢,弄得很多災民已經寅吃卯糧了,這個時態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了。
此事倒不必肖堯親自去,神魂一動,現出一道人,正是赤霄子,就是肖堯先前化出的法身。
本尊還有別的地方要去,那就是人族先賢們隱居之地火雲洞,到底此時關乎人族,不見女媧娘娘也就算了,女媧聖人也看不太上人族,好像隻是她造化之道的一種成果而已,享受著人族千百年來的供奉,到頭來還是向著妖族的。
此事在荒古時期巫妖之劫中就已經得到了體現,妖族為了對付巫族,想出了殺人煉煞,大規模鑄造屠巫劍,殺的都是當時還處於蠻荒時期的人族,這個時期女媧娘娘是知道的,也沒見她出來阻止。
也就是肖堯運氣好,晚生了幾年,沒有經過這一場磨難,巫妖之劫,牽連的卻是人族,最殘酷的時候人族之中十活下來的不存一,肖堯要是早生幾年那有今日。
人間此時處於五帝末期,顓頊為王,恰逢地發殺機,洪水滔,遂命有崇氏族長姒鯀[gǔn]為崇伯,主治洪災,崇伯領命以來盡心盡力,一心撲在了救災事宜上,不顧自身安危,終於累倒了,最後不治身亡,死於羽山之上,至死還牽掛著洪災沒有治理完成,含恨而亡。
他的兒子大禹繼承父命,繼續進行治水的大任,也是禪精竭慮為治水竭盡全力,曾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廣為流傳。
赤霄子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見到了當世人王,顓頊已經垂垂老矣,有心退位讓賢,他十分看重大禹,大禹父子起來也是他的兒孫,於是把這件事情全部交給了大禹去做,他相信有“仙人”和龍君的幫助,洪水肆孽不了多久了,此一舉無非是想給大禹增長民望罷了。
大禹得知有仙人相助,心裏頓時安定了大半,對於洪水之患更加有信心了,龍族加上赤霄子的組合確實行動快捷,隻不到十年功夫就將洪水治理了個大概。
最後還尋到了水患的源頭,源自淮水之中有一妖仙,名為無支祁,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眾人治理淮水時,無支祁作怪,風雷齊作,木石俱鳴。
於是赤霄子召集群神,共計大真龍九尊,不包括四海龍君,他們在洪水得到控製之後就已經動身前往昆侖山準備麵聖了。
準備其間更有祖龍之子應龍庚辰大神前來獻寶,乃是一條神索和一串金鈴。
赤霄子和同九尊真龍前去降妖,大禹也隨同在側,就見那妖孽水府之上高懸一旗,上紋水猿大聖四字,真是好大的口氣。
一位真龍前去叫陣,刹時間淮水泛濫,波濤洶湧,掀起百丈水浪,水麵出現一支水族大軍,盡是些蝦兵蟹將,領頭的一妖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高五丈許,但兩目不能開,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穢,人不可近,久乃引頸伸欠,雙目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發狂怒,那妖孽身上披掛整齊,正是那無支祁,怪不得給自己取了這麼個渾號,原來自身長相如此,似猿似猴,但是又不是真正的猴類,如此一來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