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01往事

窗外細雨綿綿,一位白發老者坐在屋內擁著火爐,身披一件長長的披風,所有少年的銳氣與鋒芒慢慢收斂,他本應平靜如古井無波。

然而他眼裏卻掠過幾絲擔憂,慢慢的,他望著窗外的雨出了神。二十年前,也是這樣的雨夜,一個年輕的劍客將一個孩子送到了穀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將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托付與他。

二十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二十年前實在發生了許多事情。武林盟主在聯合各江湖勢力擊退魔教後竟然被刺身亡,一代武林新秀雙飛客夫婦竟然突然不知所蹤,就連令無數江湖人士談之色變的暗沙組織也在同年銷聲匿跡……然而在這之後,江湖竟有了短暫的平靜。

然而這些事與他公孫忘憂都沒有什麼關係了,彼時的他,早已退隱了,關於二十年前的事,唯一能夠讓他為之心緒難平的,不過是那個劍客和他帶來的孩子罷了。

看似年輕的劍客被利劍重創,意誌支撐著他走完了這最後的一程。當他看到山穀旁邊巨石上寫著大大的“墨”字時,他們終於倒了下去,卻沒有對死的恐懼,居然流露出了看到希望的神采。

老者那時還不算老者,甚至可以還年輕,隻是他已經厭倦了江湖,所以回到了祖地,公孫無憂已經死了,隻有公孫忘憂還活著。

那時他出穀買米,回來正巧趕上了下雨,臨近穀口時隱隱聽到孩子的哭聲,走進一看,雨水和著鮮血在夜色裏顯得淒厲而恐怖,一個青年男子躺在地上。老江湖還是老江湖,見此情景,他非但沒有害怕,反而走上前去,伸手探了那人的鼻息,居然還有微弱的呼吸。

地上的青年劍客似乎還有一點知覺,察覺到了自己前麵有人,喃喃細語,不知在些什麼。忘憂附耳過去,隻聽見那人斷斷續續地,“受人……之……托,忠……人之……之事……請照顧……他……”沒有一個字多餘,似乎他留著最後一口氣就是為了出這句話一樣,似乎確信眼前的人不會拒絕一樣。

完竟沒有再醒過來,繈褓中的孩子還在哭,唯一留給這個孩子的,隻是半枚玉玦,玉玦上用劍刻了個陳字,飄逸瀟灑,一氣嗬成。

究竟是怎樣的諾言,值得一個人用生命的代價去守護?難道他的使命,便是將這個孩子送到墨穀嗎?

事實證明那位青年劍客的判斷是對的,公孫忘憂確實沒法視而不見,在那樣的情況下,誰會忍心拒絕一個將死之人呢?而且那人既然能找到墨穀,就一定和墨穀有著巨大的淵源。

這個青年劍客是受誰之托,這個孩子有到底有著怎樣的身世,為什麼會引來這樣的追殺?這些問題隨著那位劍客的死已經無法得知,而麵對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這些問題顯都得並不那麼重要了。

在這樣的雨夜裏如果他不相助的話這孩子必死無疑,於是他決定將這個孩子撫養成人,並將自己一生的絕學相授,或許對這茫茫江湖,雖已退隱,卻總有絲不甘吧。

【細雨暮春,落紅滿徑何人曉?

浮生若夢,把酒對月且逍遙。】

看著懷裏的家夥,公孫忘憂念道,不知道你這家夥有名字了沒,以後就叫你陳曉雨吧。

時光飛逝,一轉眼二十年就過去了,歲月讓一些人越來越年輕,卻讓一些人越來越老。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公孫忘憂的頭上已經長出了不少白發,而陳曉雨卻越來越英姿挺拔,長發稍稍過肩卻被高高綰起,瘦削卻不失精神。

陳曉雨十歲後,每年的清明前後他都會帶著陳曉雨去穀口祭奠劍客,也告訴了陳曉雨他的來曆。他不知道劍客叫什麼,隻是在安葬他的時候憑借臂上的豹紋身稱之為豹叔,以陳曉雨的名義立了墓碑。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總算將陳曉雨順利的撫養成人,想到這裏他總算有了點成就感,多年來兩人雖是師徒,卻情同父子。想到自己漂泊半生無所寄托,現在居然有了這樣一個弟子,他不禁心中暗自竊喜,而忘了這麼多年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