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筆記(1 / 1)

嗯,我學的這門課是叫機械設計,他這門課目前就學了第1章概論,關於怪概論的話就學了,學什麼為什麼學,還要怎麼學這三個部分,我們來一一回顧一下。

第1課叫做學什麼?主要內容有,機器的組成,主要包括原動部分、傳動部分、執行部分,加上一個輔助係統,也就是控製部分來控製原動、傳動、執行三大部分。

其實還提到了零部件的技術政策,包括標準化、係列化、通用化,那麼標準化就例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拓展,強製性國標和推薦性國標的區分:有無/

有關於設計,提到了根據預期功能設計新的機械,這就是從無到有的,還有改進原有機械的性能,這是從舊到新的,其設計流程,為初期規劃設計,到總體方案設計,到結構技術設計,最後到生產實施設計。

其中,結構技術設計又包括,結構方案擬定,造型設計,結構設計、材料選擇與尺寸設計,設計圖繪製。

------------------------------------------------------------------------------------------------------------------------------

第節課講的是,幾個關鍵名詞嘛,嗯載荷應力應變。

載荷有靜載荷和變載荷的區別,所謂靜載荷不隨時間變化或者變化緩慢,變載荷是隨時間變化的,以上是按時間劃分。

按照設計步驟劃分有,工作載荷、名義載荷與計算載荷。工作載荷是零件正常工作時受到的實際載荷,一般比較難以測的,我們常用這個名義載荷來代替,所謂的名義載荷就是,滾的啊,理想的條件下,根據額定功率,用力學公式求出作用於零件上的載荷。計算載荷就是把實際工作中零件受到的各種因素影響,考慮進名義載荷裏。

計算公式是:計算載荷=載荷係數名義載荷

應力我們有靜應力和變應力的區別,其中變應力又有循環變應力和隨機變應力的區別,一般零件都是循環變應力,

記住5個參數,最大應力、最應力、平均應力,應力幅值,應力比(循環特性),應力比很重要後麵的疲勞極限有他的用。這5個參數,最大應力、最應力這兩個是獨立參數,剩下的均可以通過這兩個獨立參數求得。

根據上麵的5個參數,循環變應力又分為,非對稱循環變應力-1<r<1,r≠1,對稱循環應力r=1,脈動循環應力r=0,r是應力比。

失效分析是第個,失效,指零件喪失工作能力或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性能,我們要注意的是失效,並不單純指破壞,同一種機械零件可能有數種失效形式。主要的失效形式有以下幾種,整體斷裂,過大的殘餘變形,破壞正常工作條件引起的失效,表麵破壞。

比例極限和彈性極限沒搞清楚。

------------------------------------------------------------------------------------------------------------------------------

我們來接下來了解一個內容就是工作能力的計算準則,嗯,在不同的情況啊,你可能需要一個零件的不同的功能和能力,例如當強度為主要考慮問題時,那你的工作能力計算準則為,應力於等於許用應力,

那麼當剛度為主要問題時,要求變形量於等於許用變形量,

當耐磨性為主要問題時,壓強於等於許用壓強,

當震動穩定性為主要問題時,要改變零件的頻率,以避開外載和變化頻率,

當溫度為主要影響因素時,工作溫度需於許用溫度,

零件的強度怎麼判斷呢?危險截麵處最大應力是否於或等於許用應力。許用應力等於極限應力除以安全係數,

靜應力下工作的零件,失效情況是斷裂或塑性變形,對於塑性材料來,失效是塑性變形,對於低速性材料來,失效是斷裂。

變應力下工作的零件失效是疲勞破壞,這裏要提到一個詞,叫做疲勞極限,。

疲勞極限,意思是,應力比(循環特性)r的變應力,反複作用n次,零件仍然不發生疲勞破壞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當循環特性一定時,疲勞極限也就是那個所謂的最大應力,與循環次數N,形成關係為疲勞曲線,橫坐標為應力循環次數,縱坐標為疲勞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