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競爭的勝出(1 / 3)

第四章競爭的勝出

選擇合適的職業

有誌成功的人應選擇自己最有興趣、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職業崗位和工作項目。作為一名員工,應該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選自己最擅長的工作,然後把你的時間和精力投注其中。

摩托羅拉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在用人方麵,本著“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最好的人放在最恰當的位置上”的原則,在公司內部普遍實行工作輪換製度,這樣一來,一方麵便於員工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麵使員工能夠得到多方麵的鍛煉,培養跨專業解決問題的能力。

即使對於工作表現差的員工,摩托羅拉公司也不會聽之任之,更不會輕率地辭退他(她),而是幫助其尋找原因,若發現員工需要培訓,便通過培訓使他(她)不斷提高自己,鼓勵他(她)迅速趕上去,做出成績。

托羅·克羅斯,1985年加入摩托羅拉公司,在市場營銷部門工作。一年後,與克裏斯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一個個地被加薪、晉升,唯獨他還在“原地踏步”,為此他感到不滿與焦慮。

摩托羅拉的員工隻要在某一崗位上的工作時間達到12個月以上,員工可以通過人力資源部的內部招聘信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個人發展目標來轉換工作崗位。於是,克裏斯一麵不斷學習提高自己,一麵等待公司內部自己感興趣的空缺。

到1992年,克裏斯在七八年的時間裏,共轉換了十來個工作崗位。最後在行政部門找到了自己可以施展的舞台。在1995年,克裏斯成為行政部門的一高級經理。

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成了破爛。同理,一個傑出者隻有在最適當的時間,在最適當的位置上才可能獲得傑出成就。

當一個人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或是為他所喜愛的人個人工作時,這個人將發揮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將更為迅速、更為容易地獲得成功。

不管什麼時候,隻要當你的情緒一進入自己所從事的任何工作,這項工作的質量將立即得到改善,數量將大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勞將相對地大量減少。

興趣激發熱情。但萬一自己的工作與興趣相反,且短期內換不了,那麼,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將對你大有補益:

對不感興趣的工作,如果你打定主意混時間,你將得到什麼(一定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樣的話,在業界你就會多很多攔路石)假如你以學習的態度,做好每一件不感興趣的事情,那麼,你又會得到什麼(一定會給人以良好的印象,從而多交朋友,出路也會暢通無阻)你認為現在的工作不行,那麼,是否換一個工作就令你滿意?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換,仍然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怎麼辦?

假如你對現在的工作毫無興趣,你就要心平氣和地反省一下:是不是不適應工作環境?或者不能處好和同事的關係?是老板故意為難你?抑或是你認為待遇不好?

舉一個例子,也許對你會有所啟發:

喬治·傑克遜從小生活在紐約州阿姆斯特丹貧民窟,父親是勞工。

雖然喬治很有天分,成績不錯,但由於家境貧寒,他高中畢業就參加工作了。

幼年的貧苦生活深深地刺激了喬治,他一心渴望找份好工作,以改善家境。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美國,一個高中畢業生能找到什麼滿意的工作呢,因而,他雖然換了不少工作,但沒有一個能令他滿意。因為不滿意,所以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在哪兒都做不長久。

他開過貨車,當過學徒、送貨員、推銷員、搬運工,甚至清潔工。一晃三年過去了,他的同學有的當了小領班,有的做了老板。雖然他的同學那點成績算不了什麼,但起碼那些人都比喬治過得好。

有一次,喬治的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喬治,你這樣東遊西蕩,象浮萍一樣,怎麼可能成為大樹呢?”

“但是,總不能隨便找個工作就幹一輩子吧,我得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

“那你覺得你適合幹什麼?”

“我也說不準,”喬治有點臉紅,“但總要看得到前途。”

“什麼前途?隻要你能一心一意地做下去,不管什麼工作都有前途。但是,你如果總以為前麵會有更好的事情等你去做,厭煩目前的工作,那麼,不管什麼工作都不會給你帶來光明的前途。”

“你是要我象木偶人一般地做事,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對未來的打算?”

“不,我隻是想告訴你,首先把手頭上的事做好,那樣,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向你招手。”

“不管你現在怎麼想,最要緊的是,你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能換來換去,當然,有更好的機會除外。”

“但是,現在我找不到工作了。”

“我幫你留意留意,你不是開過貨車嗎?這方麵的工作不是太難。”

就這樣,喬治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上班了。

運輸行的老板是個快六十歲的老頭,對生意不熱心,對員工也不怎麼嚴格,這正適合喬治的胃口,因為和老板談得來,工作興趣也隨之提高。這樣,喬治並沒有由於管理的鬆懈而懈怠工作,而是比以前更加賣力地工作。

老板看到他對工作這麼主動,對他越來越信任,就把公司的賬務交給他負責。那些日子,喬治異常辛苦,天天加班,有時還自己幫工人搬運貨物。所以,老板更加。喜歡喬治,加上談得比較投機,就更是把他當心腹看待。久而久之,喬治就了解了不少運輸業的內幕。這時,老板因為年齡的原因,體質愈來愈差,準備提前退休,於是把工作交給喬治打理。

這是個意外的驚喜。本來,喬治轉到運輸行工作時,對自己的工作並不感興趣。可是在現實和父親的雙重壓力之下,他對工作一開始就相當投入,盡管有很大的勉強因素,但不會再象以前那樣,有“不行就不幹”的想法,而是把這份不起眼的工作當作真正的事業來做。

這種心理上的質的轉變,就是他努力工作,獲得老板信賴的主要原因。

成為經理之後,喬治開始一心一意地計劃如何開拓業務,下決心把這一行當成自己的畢生事業。但是,命運對他的考驗遠不止這些。不久,戰爭爆發,喬治應召入伍,被迫放棄經理職位,加入作戰的行列。臨走時,喬治叮囑老板:“不管怎樣,都要把生意堅持下去,一定要等我回來。”

“我明白,”老板顯得有些傷感,“但是我的精神越來越不行了,能否等你回來,我自己都不清楚。”

事情還真不出老板所料,一年後,喬治退伍歸來,但老板已經離開人世,運輸公司的生意也隨之煙消雲散。

這對喬治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本來想找一些親朋舊友,重開一家運輸公司。但正當戰時,人心不穩,大家都無意投資,因此忙了幾個月後還是沒有一點頭緒。他隻好去比斯特輪胎公司應聘倉庫管理員,一進公司,喬治就以拚命三郎的精神,積極投入地做事。盡管他還很憧憬運輸業的發展,對手頭上的工作興趣不大,但他不斷告誡自己,務必培養這方麵的興趣,不管以後如何,至少不要讓自己虛度光陰,應該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在工作中等待更好的機會。

比斯特輪胎公司在美國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人才濟濟,員工有好幾萬,要想出人頭地談何容易。喬治抓住一切機會,想盡辦法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喬治認為,要想在這個崗位上突出自己,就要讓上司明白自己每天都幹了些什麼,不然的話,就沒有機會被賞識、被重用。

於是,喬治給自己製訂了幾個工作要點:

每天都列表呈報物料的變動情形,並用紅線標示接近儲存量最低點的產品,讓上級注意;

單獨列表呈報低於規定儲存量的產品,以表示存貨的使用情況;

存貨過多的產品,也單獨呈報,讓上級檢討,反思;標示出幾個月或長期沒有進出口的滯銷貨。

一樣,經過喬治的設計,原來靜態的工作,變得好象他每天疲於奔命似的。最重要的是——列表,能讓上級每天看到他的名字,加深對他的印象。

沒多久,喬治就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上級的賞識和嘉獎,很快,他就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一個生命的外殼,飛到一個極其渺茫的歸宿。誰也不知道那裏等著的會是些什麼?死亡是一個讓人恐怖卻無法回避的字眼。死亡其實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從母腹呱呱墜地,向這個陌生的世界發出第一聲啼哭時,我們就極其悲涼地踏上了通往死亡的漫漫旅程。我們可以通過種種辦法——諸如提高生活質量,加大生活密度,延伸生命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延緩走向死亡,但終究無法逃離這個最終的歸宿。如果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我們總要在這個生命的盡頭相聚時,人世間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傾軋、紛爭、苦難和喧囂了。在這一點上,乞丐與皇帝、平民與貴族、男人與女人絕對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