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寒風凜冽。
莽莽群山中,一隊人露宿在一個山穀裏,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圍在一堆篝火旁,大刀長矛兵器扔了一地,全都靠著樹幹呼呼大睡,鼾聲四起。
夏毅,悄悄睜開了眼睛。
“唉……”
良久,他長歎了一口氣,心裏十分鬱悶。
竟然穿越了!
這裏類似於古代春秋時期,人族是地主角。
一千年前,大禮子祭祀地,以宗法、封建、禮樂、井田為核心,分封了八百餘邦國,建立了大禮王朝。由此,開始了長達一千年的驅逐異族、抵禦妖族、冊封鬼神的曆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地秩序。
可惜,就在一百多年前,大禮子突然失蹤,五大神器獨存九州鼎,王室漸漸衰落,無力號令諸侯,禮樂崩壞。
這具身體的主人也叫夏毅,是夏國君主的第六子,從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嬉戲於庭禦之間,年紀滿了十二歲,按照夏國禮法傳統已經可以被授予爵位,奈何太子刁難,稱無功兒隻能被授予“下大夫”。
下大夫是什麼概念?
大禮王朝以禮法治下,分封八百餘諸侯國,以血緣關係劃分社會尊卑體係,等級森嚴,夏國就是眾多邦國之一,方圓兩百餘裏,人口四十餘萬。
封建階級從上到下,依次是“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七個大等級,“卿、大夫、士”這三個爵位裏又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這個世界上爵位和官職權力還沒什麼大的區別。
按照禮法宗族製度,諸侯的兒子長大之後,一般會被授予“上卿”或“中卿”的爵位,就拿夏毅的幾個哥哥來,除了嫡長子夏恒被立為太子之外,其餘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封地。
下大夫,這對夏毅來不僅是一種羞辱,更意味著他能分到的財產少得可憐,以後兒子們可能直接淪為沒有不動產的士人。
好在,夏國君主還不算昏聵,給夏毅一個機會證明自己,既顧全了太子的麵子,又不失禮法。
恰好,有一個貴族前來稟告自己的封邑闖進來一個妖人,役使一夥山鬼,接連屠了幾個村莊,鬧得封地內人心惶惶,百業凋敝,懇求國君派出一支軍隊剿滅妖人,還封邑內一個安寧。
於是,這一口鍋從而降,正好砸在夏毅的頭上。
一番整頓,夏毅點了一百個甲士,又帶了二十個隨身奴隸,浩浩蕩蕩進山搜捕妖人,誰知道剛到山裏,妖人就布下了一場大霧,驅使山鬼逐個擊破,嚇得一個個甲士們四散逃命,在山裏亂闖了幾,饑寒交迫。
原主人本就身體羸弱,遭此變故,一下子生了一場大病,在睡夢裏一命嗚呼。
“咕咕……”
夏毅略微消化了一下記憶,摸了摸饑餓的肚子,他可不是原來那個呆瓜,聯想到前因後果,立即斷定這是太子早就設計好的計謀,就連一百個甲士裏,估計也有太子安插的奸細。
這次進山,就算僥幸從妖人手裏逃脫,恐怕也凶多吉少。
夏毅提起一杆長矛,躡手躡腳,沿著山穀的一條深溝,獨自尋找食物,隻希望能找到一些野果,填塞一下饑腸。
剛一起身,就是一個踉蹌。
踩到了自己的衣擺。
他尚未及冠,錐形發髻上係著一條青色幘巾,上衣左衿緊緊壓著右衿,袖袍寬大,腰間一條錦紋衣帶,下身的褲子像是女人的裙擺,差不多到了腳踝,走路都不太方便。
正值初冬時節,山間又大多是一些參的喬木,就連腳底下的灌木叢,都蒙上了一層寒霜,一陣風吹來,如刀子一般刮在臉上,夏毅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隻覺得四肢乏力,兩眼昏花,好不容易才緩過神來,找了一塊石頭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