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到時候,我爸那邊需要你們去和他談一下,我是不會和他溝通的。”
若君:“你不和他說呀?”
顧客:“我一般都是叫人和他溝通的,我自己不會去和他交流。我和我爸我們就是屬於沒有什麼話聊的。然後,我有幾個要求。第一,這邊的,不要牆!”
羅誌川:“用玻璃的!”
顧客:“那這個……”
羅誌川:“啊?樓梯這一塊啊?”
顧客:“不要牆的這些地方都用玻璃做。”
羅誌川:“其實你沒有必要去密封起來,留點采光……”
顧客:“我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啊,你這個方案可能性……”
羅誌川:“我跟你講,我這個方案設計是根據你的現場來做的,隻不過這些承不承重牆的……這是實際的平方數。”
顧客:“你確定?”
羅誌川:“因為我們有去你的現場量過。不過不是你的房子,但是戶型是一樣的。”
“對,對對對!”
“那誤差就是一點點,一兩個厘米而已。”
“那個,我想,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
“沒事,沒事,你說。”
“它這個浴室,我看了一下,這個圖紙和現場是不是有一點點差距啊?”
“我們以現實的為主啊。肯定不會以圖紙為主。”
“那浴缸放得下去嗎?因為我問了其他公司,其他公司說這浴缸的話,因為這個位置是兩米嘛,大概兩米左右,這浴缸要是這樣放的話,放不下去,隻能放下浴缸,馬桶放不下去!”
“我現場量的話是可以的呀!”
“這個浴缸多寬多長?”
“一米八。你說的其他公司,有沒有去你們現場量過尺寸啊?”
“這個尺寸是他們開發商,房地產那邊給我的!如果放兩米的浴缸可不可以?”
“兩米的浴缸,空間會比較擠。這個旋轉樓梯是百分百可以實行!”
“這兩個地方?”顧客指著設計圖。
“這兩個地方都可以!”
“恩,設計就是要考慮到可行性,我不想到時候有什麼……”
“可以的,那個尺寸是一米六六……”
這時候老板娘在砸冰,本來就小的店,一下子噪音更是離譜。若君本想阻止,卻不曾想無能為力。
顧客:“70公分的樓梯會不會太小啊?”
羅誌川:“隻能一個人上下!”
“能不能做到95?”
“不能!”
“我看這邊的陽台空間很大呀!”
“問題就是這邊上麵有個梁!樓梯的寬度跟門洞差不多,一個人上下。”
“多少個台階?”
“11個!單個台階!”
“單個?為什麼?”
“民間的一些忌諱,風水上的一些說法,單數會比較吉祥!”
“到時候給我一份需要我們準備的主材名單!你們準備什麼,需要我們準備什麼,這樣的詳細名單給我!”
“這些都會有的!那行,我們回去把圖改一改!”羅誌川說。
……
坐在車了,若君一隻打哈欠:“你們終於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