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於,就這麼放棄了?我看漢軍不過如此。”
軍臣不發一言。他直覺感到領兵的人就是大漢皇帝劉徹。否則漢軍士氣不會這麼高昂。
軍臣從馬背上摸出弓箭,向劉徹射去:“劉徹小兒,是本單於小看你了。你竟敢來?”
射出的箭翎被盾牌擋住,劉徹冷哼道:“軍臣老匹夫,朕早就像會會你了。不知你還有幾年好活?以後恐怕沒機會了,咱們今日一戰定君臣如何?”
一直跟在劉徹身邊的程不識此刻不見蹤影。他剛被劉徹派去阻擊密林中的左古力王。根據甘泉宮的地勢,這次就算跑了軍臣伊稚斜,也得把左古力王留下。
軍臣暗自咬牙:“你有膽子同本單於一戰嗎?就是你的皇後都比你勇敢。你敢衝出漢軍的保護碼?”
伊稚斜:“就是。劉徹,要是你輸了,就把你的皇後讓給我,怎麼樣?”
劉徹眯眼冷掃軍臣跟伊稚斜,高聲道:“就你們?也配朕出手嗎?朕身邊的士兵都能生擒你們,獻於朕的馬前。”
論舌戰十個軍臣伊稚斜都不是劉徹的對手。他們本想激怒劉徹,卻反過來被劉徹語言中傷,焉能不怒?遂高和一聲:“劉徹,少說那些沒用的。你就是怕了本單於。”
“左古力王被程不識帶兵包圍,無法脫身,向您求救—”
回稟的匈奴騎兵還沒說完,就被軍臣一刀斬落馬前:“擾亂軍心。左古力王豈是程不識能阻擋的?”
劉徹卻聽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身後的程不識得手了。高喊一聲:“漢軍聽令,擒拿住軍臣單於與左賢王的勇士,朕封他為萬戶侯。”
漢軍如潮水一般殺來。軍臣跟伊稚斜一邊尋找退路,一邊讓匈奴騎兵拚殺。雖然匈奴騎兵的騎術比漢軍好很多,但是架不住漢軍士氣正旺。戰場一時處於膠著狀態,難分勝負。
宮牆上,陳嬌看著廝殺的兩方人馬,命木橙帶人搬來幾麵大鼓,親自擂鼓以助士氣。陳嬌心道,自己何其有幸?能夠親臨戰場。怎麼不出一分力。
“咚”“咚”“咚”“咚”整齊有節奏的鼓點響徹夜空。劉徹矚目望去,奮力擊鼓的陳嬌身姿颯爽迷人,不由大笑道:“大漢皇後當如是!眾將聽令,殺,殺,殺。”
拚殺的漢軍知道皇後親自擂鼓助陣,士氣大振。慢慢地戰爭的主動權落在了漢軍手中,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漢軍傾斜。匈奴騎兵開始露出膽怯之意,什麼時候漢軍也這般勇猛了?以前的漢軍都膽小如鼠,一見他們就撤退的。麵對突然冒出狼性的漢軍,匈奴騎兵開始膽寒。軍臣心裏火氣蹭蹭上漲,看準機會策馬狂奔,高喊道:“撤。撤!劉徹,這次被辱之仇,本單於來日必報。”
匈奴戰馬腳程很快,漢軍的馬根本追不上。最終沒能阻擋住匈奴單於跟伊稚斜的離去。劉徹不無遺憾:“下次,朕的大軍必將蕩平草原。”
衝出重圍的的伊稚斜攥緊韁繩回頭看來一眼擊鼓的陳嬌,輕聲說道:“大漢皇後,本單於記住你了。”
伊稚斜同樣把陳嬌美麗的容顏深深記在了心底。
一場血戰,以匈奴單於逃竄,漢軍勝利落幕。這是漢匈戰爭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勝利,斬殺匈奴騎兵三千餘。程不識重創匈奴左古力王,射傷其左眼,斬殺匈奴騎兵無數。劉徹看到跪在馬前的程不識,眼中流露出讚歎:“程將軍,朕封你為關內侯,加食邑三千,賞千金。”
“謝陛下。”程不識拱手謝恩。程不識帶兵與李廣不同,他治軍嚴謹,紀律嚴明。而李廣則更多的依靠個人魅力領兵。
劉徹高聲道:“朕會論功行賞。死去的士兵夜會有相應的撫恤。”
眾將士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徹騎馬踏過戰火彌漫的疆場,登上殘破的宮牆,來到陳嬌的身邊,低聲溫柔喊道:“嬌嬌,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