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送走母親。陳嬌自己正在下棋時,小黃門就唱到:“陛下駕到。”
陳嬌甚是疑惑。他不去金華殿,跑這裏來幹嘛?難不成是來嘲笑自己生不了孩子來炫耀的?還是來試探自己的反應?又或者警告自己怕自己傷害王薔?
陳嬌正猜測劉徹的來意,劉徹已經大步走了進來。陳嬌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自從陳嬌穿到這裏,就自動忽略了給劉徹行禮這一禮節。劉徹也沒說什麼。可能他覺得相比陳嬌之前的囂張跋扈現在不行禮真的隻是件小事。陳嬌如此想著。
“陛下今天怎麼有空到椒房殿來?王美人有孕,臣妾恭喜陛下後繼有人。”陳嬌笑道。並安排木橙上茶點。
劉徹看著陳嬌忙碌的身影。心裏說不出的滋味。他一進來就在觀察陳嬌,發現她除了剛一開始對自己到來表示了意外之外,情緒一直很淡定,完全看不出對王美人懷孕的嫉妒之色,也沒有因自己長時間不夜宿椒房轉而不斷寵幸別的女子傷心憤怒。一方麵劉徹很是欣慰。他覺得自己是帝王,理應後宮佳麗三千。作為皇後陳嬌應該做到不嫉不妒。但是另一方麵又覺得好像突然間丟了什麼。陳嬌對自己漠然的態度讓劉徹覺得陳嬌離自己很遠。雖然每次劉徹來椒房殿陳嬌也表現的很開心。但是劉徹依然能從她眼中讀到疏離,甚至是深深地防備。以前陳嬌眼中的愛意在她上次昏迷之後就消失不見。她現在人雖然在未央宮。但是她始終是看戲的人。冷眼看著自己寵幸其他女人,亦冷眼看著別的女人爭奪自己的寵愛。是的,劉徹覺得,她就是在看笑話。僅此而已。他告訴自己,陳嬌對自己的感情丟失就丟失了,反正自己從來不需要這些。他們就這樣也不錯。他握緊拳頭。自己是執掌天下的天子,沒有什麼得不到。何況自己早就厭倦了陳嬌的癡纏。
“朕聽說阿嬌姐去金華殿了?”劉徹笑著問道。
“是呀。臣妾身為皇後,理應對懷有陛下龍種的王美人進行安撫的。臣妾知道陛下很是期待這個孩子。臣妾敢不用心?陛下還要多陪陪王美人才是。臣妾聽說孕婦情緒都不太穩定。相信王美人很是需要陛下。”陳嬌為劉徹沏茶。這茶還是托二哥炒製的新茶。她又命人燒質了一套茶具。平時閑來無事就玩玩茶道。竇太皇太後也很是喜歡新茶。於是新茶跟茶具在長安迅速風靡,而陳嬌也狠賺了一筆。什麼時候,都是富人的錢最好賺。
劉徹看著陳嬌行雲流水般的優雅動作。拿起茶杯慢慢品茶。陳嬌懂得東西越來越多。很多自己從未見過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她都弄得出來。以前不是不知道陳嬌聰明的。隻是她以前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把自己栓在腰帶看住自己一事上,現在看她去做其他的事,倒也都做得有聲有色啊。他的探子報告說陳家二公子經營茶葉的事情時他就知道八成是陳嬌的主意。
“皇後創立的茶道藝術很是不錯嘛。阿嬌姐是越來越聰明了。”劉徹不知道是誇她還是損她。
“不過是閑來無事瞎琢磨罷了。些末技藝,陛下不嫌棄就好。”陳嬌麵帶微笑謙虛幾句。
“看來皇後的書倒是都沒有白讀啊。朕心甚慰。”劉徹走到書榻前,翻看陳嬌看過的竹簡。醫術,建築,機械,儒學,莊子,還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涉及。
“讀書使人明理。若是臣妾早些年好好讀書,也不至於幹出那麼多蠢事不是?”要是以前的陳嬌多看些書,也許都不會嫁給劉徹都說不定。
“阿嬌姐能這麼想,朕很高興。朕看阿嬌姐越來越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皇後了。放心,朕都記得。”劉徹如此說是因為最近陳家的勢力正逐步淡出朝堂。姑母也逐漸管束陳家子弟。一時間,陳家低調起來。這給劉徹掌控朝局很大幫助。另一方麵,竇太後也對自己和藹許多。因為道家跟儒學的衝突以前竇太後可沒少跟自己置氣。現在竇太後也不再追究,這不得不說是陳嬌的功勞。“朕還沒有謝皇後呢。若不是皇後替朕在祖母麵前說項,恐怕祖母現在還生朕的氣呢。”
“陛下不用感謝臣妾。這都是臣妾應該做的。我們是夫妻麼。夫妻,本來就是要共患難的。”陳嬌麵色不改,淡淡說道。是啊,至親至疏夫妻。還有一句話呢。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陳嬌之所以還願意幫劉徹在大母麵前斡旋,甚至不惜被大母責罵,無非是她知道最後的勝利者。她不希望大母在有生之年跟劉徹搞得太僵。大母老啦。僅此而已。如果劉徹能記自己這份情,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