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轟六和圖一六轟炸機的機身比較細,它的彈倉相對來說不夠大,畢竟隻有七米的長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寬度和深度不夠,因此無法安裝戰略轟炸機的旋轉掛架,也就無法在彈倉內掛遠程空射巡航導彈,所以後來的轟六K也隻能把導彈掛在機翼下,但這樣是會影響飛機的航程和機動性的。
而真正的戰略轟炸機,無論是B52還是圖九五這種老式的戰略轟炸機,還是後來的B-1B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都是將導彈掛在彈倉內,保證了最低的阻力和最大的航程。
覃天就提出來了自己改進轟六的想法,真正的轟六K戰略轟炸機,應該要動大刀,放大機身,同時換裝性能先進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當然這個發動機隻能是不帶加力的,所以當然不是要換渦扇十B了,要換的是渦扇二零發動機。
當然渦扇二零發動機,畢竟是戰略運輸機用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發動機的直徑很大,所以需要的是它減小涵道比,把直徑縮小的版本,當然推力肯定也會有一定的下降,從原來的二十噸推力,降到十五噸左右,這樣其實更加適合新的轟六K戰略轟炸機,因為轟六K的機身要加大加長,機翼也要改。
覃天當場就提出了新轟六K的設計構想,采用兩台渦扇二零B發動機,單台推力十五噸,總推力三十噸,這就比原來計劃的轟六K采用兩台D30K發動機推力要大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油耗更低,畢竟D30K發動機可不省油,它是性能最差的運輸機發動機之一。
D30K推力隻有十一噸,兩台加起來不過二十二噸,也沒有比原來的渦噴八增加多少推力,而且在高空,渦扇發動機的可用推力比渦噴發動機要小,所以原來的轟六K最大起飛重量也隻有七十五噸。
覃天提出來的方案就不一樣了,兩台發動機三十噸推力,一下子就增長了三分之一的推力,這樣新的轟六K戰略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一百一十噸!而且發動機可不是原來的安裝方式,而是像B52戰略轟炸機那樣,掛在機翼下,這可就跟老轟六完全不同了。
這一下子多出三十五噸的重量來,不僅可以增加載油量,也可以增加載彈量,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機身尺寸的新轟六K可以設計一個大型的內置彈倉,在內部掛載遠程巡航導彈,各類的炸彈,不用在機翼下麵掛了,不會影響航程和其他性能。
優化的氣動布局,可以讓轟六K戰略轟炸機的飛行性能進一步提升,航程提高,比如說增加十五噸燃油,六噸的載彈量,九噸的結構重量,這樣一來,新轟六K戰略轟炸機,至少可以達到一萬二千公裏的最大航程,十五噸的最大載彈量,成為一款真正的戰略轟炸機。
其實在七十年代,除了轟六I以外,西飛還搞了一個轟八的方案,也是放大機身,不過是采用翼下吊掛四台單910渦扇發動機,其實這款發動機也是波音707客機和B52轟炸機同樣的JT3D渦扇發動機的仿製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