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昆侖為萬神之鄉,是龍脈之祖。居住著統禦世界萬物的東皇公、西王母,其中異獸遍地,仙藥無數。海外更有仙山三座,為世人傳頌,被一代又一代人所追尋著。
在《黃帝內經》更有記載:上古之人,春秋皆過百,而動作不衰。然而自周代以來鮮有過百之人。
是世人誤傳?是對未知領域誕生的神怪猜想?還是?
想到這,林墨合上了手上的《山海經》,閉上了雙眼,握住了胸前的舍利子。
這些神鬼之始於未知的年代,卻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了下來,幾乎各朝各代皆有延續並加以補充。
要這是古人不了解地自然而產生的畏懼,進而加以修飾成神鬼之,卻也有所難以解之處。
世界各地,皆有關於神魔鬼怪的記載,北歐神話,希臘古神,中華神靈,日本精怪……
他們的共通之處——有著那麼一群擁有神秘莫測的能力,有著改換地的大神通者。
“是我多想了,還是古時確有那麼一群呼風喚雨之人?若真有這些通徹地之輩,他們又在何處?莫非都似那個僧人一般隱居於山林之間?”林墨喃喃自語道
胸前的一顆舍利子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清涼的氣息。林墨不停的研究這些神鬼之亦是從這顆舍利開始的……
這顆舍利是他一年前所得。那會兒,他正在龍虎山一帶遊曆。照理龍虎山作為道教祖庭,本應是道教盛行,並無佛門的。但,就在一個山頭上,他看到了一座佛廟。
它似乎坐落在那座山頭上十分悠久了,卻又好似新建的。若他是新建的,那斑駁的牆壁,和破爛的磚瓦也不似是新的。
但要是古人所建,也不可能坐落於道教祖庭之地,卻至今無名,無人問津。
要知道,這可是道教祖庭!為道家的無上之地,不容任何教派褻瀆,又怎會讓一座佛廟再此多時?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林墨慢慢的走進了這座寺廟。
越是靠近這座寺廟,就越有一種寧靜之感,似乎整個身心都得到了淨化,令人放鬆、向往。
不久,林墨就走到了寺廟的近前,那種空靈的感覺愈發的強烈,廟中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吸引著林墨不斷靠近,仿佛寺廟中有著什麼東西能讓林墨羽化成仙一般。
這是一座平凡的寺廟,沒有什麼金雕玉瓦,除了破爛的牆瓦似乎什麼也不剩。若非是隱約飄入耳中的頌佛之聲,林墨定會以為這是一座無人的破廟。
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林墨伸出手,在門前敲了敲,問道:“請問有人在嗎?我是路過的旅客,想借貴地休息一會”。敲過門後,林墨便靜靜地在門前等待。
“吱”過了一會,門開了,是一個和尚開的門,不過七八歲,臉上的稚氣尚未脫去,卻有著一種不清道不明的氣韻,仿佛是一位走過無數歲月的智者,眼底深處流露著世人無法理解的大智慧。
“施主是有何事嗎?”和尚不緊不慢的合攏了雙掌立於胸前,雖是兒童模樣,聲音卻罔若一位老者。
林墨輕微的皺了下眉頭。這應是為門童無疑,可為何這聲音?
莫不是有什麼聲帶上毛病,被送至此地做沙彌?
想到這便舒展開了眉頭“師傅,你家主持呢?我想進廟上一炷香,不知是否有這個佛緣。”
“貧僧便是主持,施主佛緣深厚,理應上香,這邊請。”著和尚合攏的雙掌漸漸的放開,一隻手指向寺內。
剛剛舒張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這個和尚是主持?這麼的主持?還坐落於龍虎山上?
眼前的寺廟似乎處處透露出古怪,不管是人,還是物。
林墨默不作聲地站著,不知是該進還是不該進。
一旁的和尚也絲毫不著急,也陪著林墨靜靜地站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秋風吹著和尚的僧袍沙沙作響。
那若有若無的吸引感始終在林墨心頭纏繞,最終,林墨還是沒按耐住心中的躁動,跨入了寺中。
誰知,剛剛跨入寺中,寺門便緊緊地關上了,寺廟也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
原先廟中一棵本已枯萎的菩提樹再次長出了新葉,並極快的生長著。僅在一瞬間,整株樹便拔高了數丈,並仍在不停地生長著,樹枝上掛滿了樹葉。
那座寺廟驟然變大,一眼望不到邊,上達雲霄,宏偉、威嚴。這哪是一個寺廟,分明是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