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揚國威
然而,他確實這麼做了,也做到了,準確算起來沒有十年多久,七八年吧?從他攜帶小公主回宮才整整十年!
平定八王十王之亂後一致對外,在這場內亂引起的外族趁機入侵戰爭中,各國因開始的聯盟入侵到最後的利益紛爭,周邊同一大陸上的小國紛紛讓“軒雲”直搗黃龍徹底剿滅,唯一存活的也隻有聰明的沒有趁機犯境的“朔月”和了了數國,不過因為這一戰隻用四年打下來,疆土重歸邊界重劃,“軒雲”儼然稱了當今世上唯一的大國,揚名海外,外交曠大;統一天下獨尊之勢,不無不可!
然自回宮平內亂揚國威之戰加起來也有六七年之久,加上先前貪官汙吏掏空國庫遠不是櫻兒那抄幾個家就能補上的,自然要及時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八王也沒有再東山再起,被貶為民後他就在王為他圈的土地上率領母係一班族人妾室耕起田來,長年下來越耕越大,城外一座規模不小的“閑暇山莊”雇傭農人占當地的%60,已不像開始那些年一樣得親自下地了!
因為沒有再東山再起,八王的收成又上交了國庫著實在戰亂時幫了朝廷一把,為報其恩又能起到表彰功臣不論功過激勵新一輩的作用,落王又頒旨恢複其皇室血統,王爺身份;隻是領俸祿,不必上朝任缺的悠閑王爺,賜名為“布衣王爺”!
也不知當時是有意或是無意,這方圈地正麵對著各路進城要必過的重要官道;每年是從裏麵運出糧餉賑災修建堤壩還是各地各國進貢都免不了從他的眼前經過!
多年來外出的少進的多,來來回回商賈百姓的衣飾日益更新,自小公主出生以來百姓風調雨順,戰亂平息後商行運行的更快,儼然已遠遠超過多年前先王率領眾王子同護國公主大勝歸來時新王登基時的繁榮景象,所以“軒雲國”現在,不隻是疆土占有最多的大國,民生行業也是最富有最多的國家!
他沒有再起兵,在族人眼裏他是膽小,在百姓大臣們眼裏他是一蹶不振,獻糧助軍是阿諛示好,接受封賞是卑躬屈膝,也隻有他的對手同那了了幾人知道,他是真的為了朝廷,為了“軒雲”!
當年造反,還不是為了宮齊家的江山穩固?先除內亂還不是為了可以一心對外?既然他不在那個位置上了,既然他不能再在那個位置上了,既然他的對手也可以完成他本也可以完成的宏圖大誌,在最關鍵的時刻為什麼不助他一把反抽一把呢?終究他們身上流淌的有一半的血是一樣的,終究他們都是宮齊家的子孫,終究,他們現在都是為了“軒雲”,為了百姓,不去論過去誰是功過,起碼,現在他們是同一陣線的吧?為什麼不要同一陣線呢?
同時也知道他在暗中與他們較勁;證明可以為“軒雲”為宮齊家,為百姓奉獻犧牲的不隻有他們,他比他們更強,可以不必去在乎百姓的不理解甚至史官的史筆無情的評價!
他有狼子野心,卻也有著他們為百姓所崇仰的偉大;他謀朝篡位,可以理智氣壯的承認,那是年輕時候的事!
在經過這麼多事,妻離子散眾叛親離後誰還會是那個傲誌雄心相信自己可以主宰天地一切的狂妄少年?
又是一年春去時!
門外大小外交的一些各國使節再次攜帶著大批貢品進都覲見;身邊無人,他毫不掩飾的點頭表示欣慰!
已經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如今人到中年雖還沒到含曦弄孫的年紀,陪陪女兒,時而和農人們一起耕耕田,嘮嘮嗑,沒事聽聽風,少了年少的傲氣嗜殺,挺好!
突然他看到山腳下的官道上進貢的貢品中有幾輛華麗寬大的香車經過;已布上眼魚紋的老臉上難得露出年輕時才有的奸詐之笑,沒有算計,純屬看好戲的意思!
這麼多年了,不知他那九弟是否還守著那道禁令?
第一百九十六章
祥瑞之風
“南方水城稻產豐收,北方物產,富足有餘;東麵開河西麵用水,‘軒雲國’內無不顯示著祥瑞吉兆,風調雨順萬民得福,王的‘請官清官’政策也得到廣大書生們與百姓的擁護,均稱王乃古往今來難得的第一聖明國君呀!”
“嗬嗬!好啦!那些好聽的就不用再說了,撿重點!”眉發已添風霜的落王製止正在大殿上滔滔不絕的老臣,提醒他一聲!
“是!王!各國使節已到,‘朔月國’十年前借的糧已雙倍與貢品一起送到,請示陛下何時準其入宮見駕?”
“這還用請示?糧草銀餉清點入庫,招待使節十一請示荀風大人便是!”
“不!王,‘朔月國’還送來朔月美女數名,七公主指明是給王侍寢的,這可不能清點入庫或者給風大人處理呀!
荀風尷尬,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這朝堂上下在場的就她一個女官,她又不是好這口者,要那些女人做什麼?
落王很是!
“美女?朕記得當年朔月國連年大災七公主回來借糧時沒有求援美女,朕也沒送給她丈夫美女侍妾她送來美女做什麼?”
“呃……啟稟王公主說了,是貢品,答謝當年王的大意之恩!
十三等人算是聽明白了,什麼答謝?是在報他們九哥當年與小九兒聯手將她嫁到外國之仇吧?
真是不懂!聽說自從多年前她將自家國王老公打包拎回家後過的也不錯,把風流成性的老公管的服服帖帖,完全再次發揮了七公主的刁蠻任性作風反客為主,要報仇不趁早,就算現在才有時間她未免也太會記仇了吧?